蔡元培:开先风的学界泰斗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出身科举,为清末翰林。历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十九世纪末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和领导光复会,主持同盟会上海分会工作;五四时期,反对北洋军阀,支持爱国反帝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救国,反对妥协投降。毕生为发展我国的教育、科学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如同一声惊雷打破暗夜的寂静,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点燃这支火炬的,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下得以重生,并进而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大学。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梁漱溟先生则评价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 ... [详情请进]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给老校长的一封信
蔡元培先生台鉴:

未名湖畔,遗容俨雅;往事追思,触绪欣伤。檐雕栋古,遥博雅之塔影;云翠霞红,印朝暮之更相。岿不动以数十载,忆旧图于千万方。

山阴初诞,连登黄甲;金榜唱名,开受新光。犯旧梦之讳忌,遂辗转于西洋。除祭酒,却封疆。革灭昏沉之瘴气,启化弘新之文章。有容乃大,能兼则强。容复辟之申叔,纳蓄辫之汤生;用不拘之仲甫,以忠激之守常。分科作系,废级自择;七辞尊位,百年彪扬。师生虽未千数,已成气象;裱褙亦无明艳,而存宏纲。国事关心,捍教育救国之旨;人事同情,保济世容人之芒。立大学堂穷究万理之质;建新文化民主五育之堂。

惜乎!未早降于绍兴,但闻先生名之达美,幸哉!将问道于此府,终微明先生义之高襄。

今朝学府,已度百廿岁月;沿贤革故,又培多少潘江。内忧外患,砥砺于三九;太平家国,奋力于东皇。聚天下之桃李,引万国之造谒;存异见而明辩,化瑶木而成梁。红楼沙滩,终作燕园未名而长日不见;自由兼蓄,既为精魂骨印而依旧昭彰。先生平生夙志,咸应现于种种;后人前路凝眸,继绝学于煌煌。朝气才人,先生精神不灭;强国名校,英魂永世安详!

八十之祭将至,秋声过树;百载半纪之诞,叶落明窗。千端万绪,实难行列;微鄙操觚,激奋惊惶。

备注:作者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2019级学生,绍兴人

注释:

除祭酒,却封疆:拒绝浙江省督军职位,接受北大校长之职

申叔:刘师培

汤生:辜鸿铭

仲甫:陈独秀

守常:李大钊

潘江:有文才的人

东皇:春天

操觚:执笔

同乡后辈 马辰昊
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