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近绍兴的年轻人,流行去老年食堂吃饭

2023-07-21 15:25

来源:

入口即化的花椒鸭,酒香扑鼻的绍兴醉鸡,田畈直供的新鲜蔬菜,加上口感软糯的手工包子……20元出头就可以让一家三口饱餐一顿,这样的食堂你喜欢吗?

7月17日中午10点50分,记者走进越城区塔山街道水沟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老年食堂时,橱窗里的菜已经近乎售罄。“稍等,正在现炒,马上出锅。”食堂负责人陆铧招呼陆续进来的客人,而这些客人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年轻人。

水沟营的情况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为方便老人就餐而设立的社区食堂,也成了年轻人享受幸福“食”光的好去处。

年轻人占了三成

“我们经常来的。”在水沟营社区附近上班的宋女士说,两荤两素,20来元,比点外卖便宜许多,他们单位有一半同事都来这里打包外带。

同样,在越城区北海街道快阁苑社区,“下食堂”也是一种流行就餐模式。7月17日傍晚,在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里,居民钟菊丽正陪着自己母亲就餐,桌上摆着蛋蒸肉、鸡蛋韭芽、清炒丝瓜,“我们4姐妹轮流陪老妈在食堂吃,夏天不用自己‘冒汗’做饭,减轻了不少负担。”一旁的社区食堂工作人员周国芳补充说:“不少外卖小哥和附近的工人也会到这里来吃饭、打包,我们的顾客中年轻人占到了三分之一。”

在越城区迪荡街道龙洲花园社区,记者看到,每日菜单上的菜价在5至10元左右,炒菜则需要提前预订,一般在15至20元左右。由于是“老年+助餐服务”食堂,一般老人年满70周岁,可享受对应折扣,而年轻人则没有折扣。但不少年轻人都认为,即使不打折,价格也比外面实惠得多,差不多百元内就可聚餐一次。

“食堂不仅有现点现做的菜,还有地道的绍兴菜。”在小红书App上,记者发现,甚至有不少来绍兴的游客选择在社区食堂就餐。

好吃不贵还健康

“我们食堂的菜价比较便宜,而且低油、低盐、低糖,所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陆铧说,食堂已开了7年,凭着“新鲜、实惠、健康”,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小食堂”。

在水沟营社区食堂的墙上,“今日菜谱”每天更新,记者看到当天素菜在2元至7元,荤菜最高15元,有白切鸡、酸菜鱼、醉鸡、玉米排骨汤等可以选择。75岁的莫师傅每天中午10点半都会准时下楼去食堂打包,他告诉记者,社区食堂的手工点心可是抢手货,如果去晚了,就都被年轻人“抢”光了。

近日,新昌县首家公办公营老年餐厅——梅好餐厅正式投入运营,餐厅推出了十几种菜品,老人可享受优惠价格。“暑假以来,年轻人和学生多了起来,虽然他们没有折扣,但大家都觉得性价比可以。”食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蔡师傅是一名货车司机,也是快阁苑社区食堂的常客,他表示,社区食堂进货渠道可靠安全,没有地沟油和来路不明的食材,吃着放心。“从采购到上桌,每个菜品都是严格把关,老人吃了有问题,我们全程可追溯的。”快阁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采访结束时,记者也在快阁苑社区食堂打了一份饭菜,蛋蒸肉、花椒鸭、鱿鱼小炒和清炒丝瓜,总体口味偏清淡,蛋蒸肉的肉接近肉糜口感,而花椒鸭明显用了较长时间炖煮,鸭肉颇为软嫩。

“打开大门”得双赢

“年轻人的加入,对社区食堂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反哺。”水沟营社区党委书记杨晓华告诉记者,他们社区食堂前几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后来通过“敞开经营+点心外带”等,扩大了食堂的服务范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从而一举扭亏为盈。“这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模式,让食堂能够实现自我造血。”

市民王伟锋是快阁苑社区食堂每日早餐的“忠实粉丝”,对他来说,每天上班途中停车购买早餐比较麻烦,而在社区食堂,花10元左右就有很多选择,“关键是食材好,粥也熬得特别稠。”采访中,不少年轻市民都表示,希望自己所在社区的食堂也可以提供早餐。

在为老年人提供“爱心餐”的同时,诸暨市五泄镇的几家爱心食堂已开始探索“爱心食堂+游客食堂”“爱心食堂+企业配餐”等多种模式。社区食堂自身探索市场经营模式创收增收,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我们在主城区梅好餐厅基础上,联合所有镇街,上线了一个‘老年助餐服务联盟’,集社会之力来保证老年食堂的可持续、常态化。”新昌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社会力量来统一运营,可以减轻社区食堂的运营压力,提升餐食品质。

“原来的社区食堂只定位于老年群体,运营受限,现在‘打开大门’,是双赢的好事。”不少社区也表示,随着今年我市全面铺开老年食堂建设,他们将支持老年食堂扩大对社区百姓的服务面,真正让老年食堂社区化经营。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梦琪 实习生 张坷舒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