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型塘村:塑造乡村形 留住乡村魂

2021-08-23 08:0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投资12万元的垃圾中转站上半年已经建成;斥资1000多万元的集镇综合整治招投标即将展开,预计年底完成总工程量的50%。”昨天,柯桥区湖塘街道型塘村党总支书记俞锋说,村庄将通过“塑造乡村形,留住乡村魂,补上乡村缺,唤回乡村人”,打造“怀古型塘”金名片。

型塘村是大香林景区的入口要道,由原来的东方和新一两个村合并而成。据村中老人介绍,村名的由来还与大禹有关。相传尧舜时期,为治理水患,大禹派防风氏前来治水,但防风氏不用大禹的疏导之法,导致山民被淹死不计其数。爱民如子的大禹亲自监斩防风氏以慰亡灵,因防风氏身高三丈有余,大禹便命人在溪边垒筑土塘让刀斧手行刑。人们为纪念大禹的功绩,把大禹斩防风氏行刑处,称为“刑塘”,后改成“型塘”。

大禹治水的故事千古流传,而村内一条长约300多米的四埠头新开河,也经历过由黑变清的治理过程。 

“现在这条河,水清了、鱼虾变多了、空气清新了,都可以洗澡游泳了。”今年76岁的许大伯笑着说,村内这条清墩江下游的四埠头河,上游两岸都是农田和山地,泥土经过雨水冲刷汇聚于此,因早些年长期未治理,河床抬高,淤泥厚达半米,加上生活垃圾堆积,成了一条黑乎乎的“臭水河”。

“青山绿水是百姓生存、村级经济发展、宜居宜业的根基。”3年前,村里投资180多万元,对这条臭水河进行彻底整治,共清淤5000立方米,清理生活垃圾上千吨,并对周边的河埠头进行了统一的修补,同时还筑坝对农田的淤泥进行了拦截。

随后,型塘村又投资280余万元,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村内有多处文物古迹,如德兴台门、观澜桥、仙姑庙等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通过挖掘个性特色和乡土乡味,建设型塘乡碑、文化长廊、党建长廊,开展路灯亮化、危桥改造、新开河石护栏、停车场等工程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多功能的老年活动中心、舒适的农贸市场、连片的毛竹园区,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

“型塘村有小型集镇的特殊性,情况相对复杂,尤其是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脏乱差是个‘老大难’问题。”俞锋说,经过多次调研、两委会商议、村民代表表决后,决定对型塘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服务外包,通过外包管理,不仅市场及周边的占道经营、交通拥堵情况有所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进一步增加了。

据介绍,今年村里的重点工作就是集镇综合整治,涉及村口改造、村物业用房建设、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周边农户立面改造、小品建设、路面修复、道路两侧绿化提升、杆线整治等,将斥资1000多万元,预计明年完工。

“村内山林资源丰富,不仅有四季笋,还有可口的杨梅,村里将以山水生态为根基,以耕读之乐为底色,以淳朴家风为引领,吸引更多游客,激活致富渠道,壮大村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俞锋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记者 边锦祥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