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桥网红说』
施菊英

『乡贤自述』
马仕秀

我15岁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当了两年民办老师,后在生产队务农当会计, 1972年的时候任命我为红卫纺织厂(后更名为绍兴县第二纺织厂)的厂长。那个时候的工厂,其实只有16台木机和一个破庵,所用的原材料都是我们千方百计从国有工厂剩余的废丝下脚料。通过整理,好一点的做被面,差的做锦旗,甚至做国有的劳保用品。由于经营得法、产品适销对路,红卫纺织厂当年就实现产值10万元。到1978年,厂里已经有自制的60台铁木机,实现利润15万元,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到18.1万元,职工年均收入487元,到1979年时企业净利润到达45万元,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绍兴县内的奇迹。1984年,我被入选浙江省百名优秀乡镇企业厂长,是浙江省第一个产值超千万元村,1985和1989年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至1991年,绍兴县第二纺织厂已发展成拥有职工1300多人、厂房面积4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080万元、年产各类差别化纤织物600多万米的省级先进企业。同年,我被评为全国乡镇优秀企业家。


我将自己的创业成功归纳为三个“自我”,即:“自我开拓、自我积累、自我约束”。主要是自我开拓,致力于开拓新产品,用新产品去开拓市场。1989年,我从各地市场的信息反馈中察觉到市场疲软态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厚型织物由于成本高售价高,市场必定受到冲击,决定转产薄型衬衫面料,用“舒爽纱”、“华美缎”等新产品去开拓市场,取得了成功。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几个大的衬衫厂。不仅企业自己的织机全部投入生产,还组织了200多台织机搞外加工。1991年下半年,在薄型衬衫面料仍然热销时,又及时转产强捻打线产品,继续保持供销两旺。1989年-1991年,企业先后开发新产品120余只,其中通过省级鉴定15只,每年开发新产品的产值率和利润率均占全厂产值利润的70%以上。“华美缎”获纺织部“七五”期间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进入90年代,我开始二次创业。1992年,我瞄准周边企业发展迅速,用热量大但缺乏热源的现状,果断投资1.6亿元兴办华舍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装备了三万六千千瓦的机组。1997年,我又投资近3亿元,在柯桥开发区创建了华翔纺织有限公司,引进404台剑杆和喷气织机,再次获得成功。


21世纪初,我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契机,于2002年兴建了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0亩,六条德国进口的BOPET薄膜生产线年产15万吨BOPET薄膜,成为国内大型的BOPET生产和研发基地,效益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作为一名企业家的同时,我也是一名公益事业热心人。1997年,我作出了一个规定:每年从企业中抽出一定资金用于蜀阜村的老年福利事业,凡村内女55岁、男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享受养老生活费。到了年底,生活困难的老人还能得到500-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周边因各种原因生活较为贫困的村民,不论哪位村民得疾病,我总是能及时送上慰问金。我还热心教育事业,村里建学校出了180万,并先后和16位特困生资助结对,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