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柯桥区充分发挥“世界休闲城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现代体育强区。赛事经济一路“繁花”的背后,则是硬件底气、运营智慧与人文情怀的交织。
赛事经济带动了柯桥纺织产业的创新升级。从北京冬奥会官方制服到巴黎奥运会的国家队战袍,从杭州亚运会的领奖服到哈尔滨亚冬会的冰雪主题印花,从“纺织制造”向“科技+设计”双轮驱动转型的柯桥纺织企业,频频成为众多国际赛事的“幕后英雄”。
赛事经济更是群众获得感的温度计。柯桥人的“体育幸福指数”有多高?记者从区教体局获悉,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350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66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柯桥将‘亚运长尾效应’与本土产业优势结合,实现了流量变现与城市能级的双提升。”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学科带头人、博导唐根年教授认为,发展赛事经济需紧扣产业基因,通过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可延伸完善体育用品制造、数字赛事服务等产业链,培育本土赛事运营企业,深化“体育+低空经济”“体育+数字文旅”等复合业态,激活二次消费,从而推动赛事经济从“短期引爆”向“长效赋能”转型,才能让“繁花”常开不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