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废弃矿山“披绿生金”

2025-04-16 08:08

来源:

位于柯桥区福全街道兴联村的中祥废弃矿山,面积12.4公顷,属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近日,当地通过废弃矿山修复、土地整治、开发利用等手段,不仅消除了矿山安全隐患、美化了区域生态风貌,还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

矿山生态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矿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从2015年至今,我市累计修复废弃矿山300余处,修复面积950多公顷。仅去年一年我市就完成26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修复面积约586.7亩,修复进度处于全省前列。

近年来,我市借助卫星云图、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查明了全市历史遗留矿山分布、损毁土地面积和权属、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等基本情况,摸清了历史遗留矿山底数,建立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库,共核查出历史遗留矿山63个,涉及面积2692亩。

为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我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明确矿山生态修复方向。充分研究矿区及周边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区域生态系统格局,根据“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原则,因地制宜,科学选择自然恢复、人工修复的方式,按照“保证安全、恢复生态、兼顾景观”的考虑次序,“一矿一方案”推进修复治理和综合利用。

现如今,废弃矿山正逐渐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上虞区上浦镇龙池岭废弃矿山通过生态修复,目前,坡面乔木、灌木植被茂密,原裸露的山体恢复勃勃生机,平整后的宕底转型利用成为办公场地,实现了多重效益。

废弃的工矿用地修复后不仅恢复“颜值”,还恢复为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目前,全市废弃矿山区域已恢复林地、草地等1236亩,盘活建设用地866亩,新增农用地677亩。

“今年要完成20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修复面积51.8公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面持续发力,健全矿山生态修复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擦亮美丽绍兴生态底色。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