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预付式消费矛盾治理

2025-03-16 08:41

来源: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预付式消费纠纷位列八大消费投诉热点之一。培训机构人去楼空、美容院套路营销、健身房易主不认账等乱象频繁发生,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成为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爆点。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强化数字支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为治理预付式消费纠纷提供了解决方案。

自治强基,激活行业自律行动力。预付式消费纠纷的根源在于商户自律缺失。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广泛吸纳具有良好运营能力、诚信商誉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商家参与其中,通过诚信公约、信用评级、资金存管、典型示范等措施,激活市场主体内生约束力;推行利益绑定和责任共担机制,倒逼商户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自律”。要践行“一站式、一码管”综合解纷工作法,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功能,加强预付式消费纠纷调解。

法治亮剑,斩断职业违法“灰色链”。针对“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新型违法乱象,要完善制度闭环,强化法治威慑。对“职业闭店人”涉嫌经济犯罪的行为,要依法立案调查;依托行刑衔接机制,将违法线索及时移送行政监管、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处罚,推动相关部门强化综合治理。健全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部门联动、事后打击惩戒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形成对闭店企业、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群体精准、有效打击,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德治润心,凝聚诚信守正正能量。在刚性约束外,也需要诚信文化的浇灌滋养。在源头预防方面,要加强诚信文化引导,营造浓厚的诚信经营氛围。依托“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平台,讲好诚信故事;积极推出诚信经营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典型案例,提升商户的诚信意识。在矛盾化解方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典故,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示范效应的调解品牌;总结提炼各地与新时代调解工作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如“六尺巷六步走”“摆茶评理”“客家事客家解”等。

数智赋能,构建风险防控“智慧脑”。面对海量小微商户,传统监管显得“力不从心”,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监管效能。要强化数据要素支撑,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预付式消费场景中创新引入数字人民币,实现预付式资金的安全存储和透明化监管。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做好监测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取预付款商家的资金流动、经营状况、消费者投诉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完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充分发挥“AI客服+人工客服”互补优势,及时、准确地识别消费者的利益诉求,优化投诉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 绍兴枫桥学院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江荣荣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