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是旅游业与工业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形式,它以工业生产场景、科研与产品、历史与文物、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等工业资源为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旅游市场,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工业旅游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旅游业、游客和地方经济多方受益,形成多赢的局面。
黄酒是我国的历史经典产业,而中国黄酒以绍兴黄酒最具代表性。古越龙山鉴湖酒坊(绍兴鉴湖酿酒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黄酒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有着独特的优势。2024年2月,鉴湖酒坊启动工业旅游的运营,经过一年努力,游客增长近10倍,品牌传播力的增强带动销售额增长约17%,同时直接带来餐饮和零售收入近70万元。
一是挖掘优势,找准工业旅游定位。鉴湖酒坊发展工业旅游有“四好”:位置好、房子好、牌子好、品质好。鉴湖酒坊位于十里湖塘,倚鉴湖而建,汲取门前鉴湖水而酿酒。其创始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拥有300年历史,且完整地保留了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四个时期的建筑,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绍兴黄酒传统酿制工业遗产保护基地称号,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鉴湖牌”是中国黄酒首个注册商标,也是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华老字号。2024年1月,绍兴鉴湖酿酒有限公司在国家黄酒工程技术中心的指导下,基于鉴湖酒坊百年工艺特点,完成了《鉴湖酒坊精酿工坊绍兴酒标准》的起草,在继承传统黄酒酿造技艺上精益求精、不断完善。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商品无论品质有多优,都无法取代“纯手工”制品的价值。黄酒同样如此。因此,鉴湖酒坊工业旅游的定位为:鉴湖边的古法手工黄酒作坊。这一定位既说明鉴湖黄酒的产地区位优势明显,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出传统技艺手工酿制这一信息,体现了相对其他黄酒品牌的差异化价值。
二是细分游客,制订针对性方案。游客不同,工业旅游的路线设计也应不同,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让酒坊的技艺、文化、产品通过参与式传播被大众所“看见”,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经营效益。
针对散客和研学团,开辟“鉴湖源头介绍—古法酿酒产线—封/开坛观礼—成酒品鉴—酿造体验—体验当地美食‘鉴湖十碗头’”主题工业旅游路线。在鉴湖边,游客可以品尝鉴湖直饮水(经过陶瓷膜过滤处理)、欣赏美丽的鉴湖风光。在展示古法酿酒的国遗馆,游客可以感受目前仍在参与生产的发酵间、地灶头等真实酿酒环境,观看浸米、蒸饭、落缸发酵、开耙、煎酒等手工工序。封坛自上古大禹时期诞生,历经数千年发展已从最初的祭祀仪式逐渐演变为富有人文情怀的“封坛祈愿”习俗,鉴湖酒坊根据客流情况举办封坛典礼,让游客与酒坊师傅共同完成封坛的工序。而在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名酒馆,游客可了解品牌历史和鉴湖酒坊各类经典产品,并可通过预约品尝不同系列、年份的鉴湖黄酒。
针对经销商,推出“回厂游”。“回厂游”是工业旅游的另一种形式,每年在固定时间邀请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及消费者意见领袖到厂区及周边旅游,是业内常见的活动之一。鉴湖酒坊的“回厂游”以鉴湖为核心点与示范点,打造“绍兴黄酒探源之旅”路线,使各地经销商更好地了解酒厂的品牌价值内涵,对于提升鉴湖黄酒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文化、培育核心消费群有着积极作用。
三是优化配套,持续提升旅游体验。鉴湖酒坊位于湖塘街道鉴湖村和湖塘社区中间,对外交通不方便,距离高铁站、公交车站有一定距离,且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被消费者“看见”。要做好工业旅游,还需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首先要提升交通便利性,根据预约人数,安排免费接驳车辆往返于酒坊与最近的车站。其次要提升专业讲解人员的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此外,同步建设访客中心、餐饮设施、邮递点等配套设施,加强对客服人员的培训,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作者单位分别为绍兴鉴湖酿酒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