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街道柯福社区由原柯福、福欣、金笛、金河四个居委会合并而成,东至直塘江、南临万商路、西依笛扬路、北靠鉴湖路,有常住人口12000余人,其中在册人口3400余人。
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今天,柯福社区通过组织志愿者定期打扫楼道卫生、开展电动自行车整治活动等举措,探索出一条老旧小区治理的新路径,让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楼道革命:从“站着看”到“跟着干”
柯福社区下辖8个小区,其中有5个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老小区楼道墙面斑驳、杂物堆积、小广告泛滥等问题日益严重,加上收取费用低,没有物业公司愿意入驻。1956年出生的周国英所在的福欣新村就是如此,看到这种情况,热心肠的周阿姨坐不住了,她主动找到社区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为楼道环境整治出一份力。
“刚开始上门劝导的时候,邻居们不理解,觉得我多管闲事。”周阿姨回忆道。面对质疑,周阿姨没有气馁,一遍遍上门向居民解释楼道堆放杂物的危害,并主动帮他们清理杂物。在她和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到清洁队伍中来,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
据了解,社区党委牵头组建了“楼道美容师”志愿服务队,每月固定开展楼道清洁活动。志愿者带着铲刀、刷子、抹布等工具,逐层清理小广告、擦拭扶手、清扫地面。社区工作人员也积极行动,组织发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居民们惊喜地发现,所住楼道扶手光亮如新,地面一尘不染,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家进进出出的心情都舒畅了很多。
电动自行车整治:
从“要我禁”到“我要禁”
走进柯福小区,整齐划一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和干净整洁的消防通道映入眼帘。居民王大爷说:“现在的环境变好了,住着安心,走走也舒心了。”而在这之前,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问题一直是小区的顽疾。
柯福社区每个月都联合辖区内的流管员、应急消防管理办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员和平安志愿者,开展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整治行动,没收飞线、进行劝导、将车辆停放到非机动车框内,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居民养成文明习惯。
除此之外,社区还在小区空地规划了集中充电区,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到2024年底已加装150个充电位;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讲解飞线充电的危害。这些举措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现在,小区里再也看不到乱停的电动自行车和垂落的充电线,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停车区和安全便捷的充电设施。
柯福社区的治理实践表明,志愿服务不仅是环境整治的有效手段,更是凝聚社区共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居民们逐渐树立起“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理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治理方式,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让居民共享美好生活。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