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空之城”蓄势腾飞

2025-01-21 08:22

来源:

落地全国首个县级“空天装备”海归小镇,海创服务中心、科创基地、空天装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与浙大共建浣江实验室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地……绍兴诸暨科技城,沃土之上花自开。

作为GDP破1600亿元的全国县域经济“十强县”,绍兴诸暨在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持续稳固优势产业之时,如何“多箭齐发”?培育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无疑是新的突破口。

“创新、自主、引领”,是绍兴诸暨逐梦“天空之城”唱响的主旋律,也是诸暨科技城以空天装备为主导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海创服务中心效果图。

锚定星空新赛道

2024年11月16日2时32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此次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行物资总重约6000千克,其中科学应用物资400多千克。盛装其中部分科学应用物资的蛋白质结晶罐,由刚入驻诸暨不久的浙江星目探宇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

蛋白质结晶罐样品和搭载火箭模型。

在浙江星目探宇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笔者见到了同型号的蛋白质结晶罐样品。研发人员介绍,“上天”的蛋白质结晶罐重量约为8千克,主要作用是保障蛋白质结晶试验样品从地面进入太空时状态稳定。

在新的区域竞争、发展态势中,如何开创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诸暨市将创新“置顶”,布局科创版图,迭代创新体系,围绕体制机制、产业培育等搭起“四梁八柱”,部署务实行动,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2023年1月,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诸暨·空天装备)落户诸暨科技城,自此,以航空航天为主导、智能视觉为特色的“1+1”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去年以来,诸暨科技城建管办加速推进海归小镇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智,全力发展“空天装备”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未来都市样板区。

智能视觉产业园。

驱车驶过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应店街镇出口处,可以看到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的海创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五栋单体建筑已全部结顶。

“海创服务中心是海归小镇的先行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保证工程质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主体结构阶段建设工期比预期提前了50天,力争服务更多优质的‘空天装备’项目在诸暨落地生根。”诸暨科技城建管办规划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制订了科学的项目施工计划,组织了300多名工人在一线抢进度,目前正全力推进装饰装修等工程,力争海创服务中心在2026年4月完工。

智能视觉“看见”未来。

未来,海归小镇将进一步聚焦产业风景、城市风貌、人才风气,继续“一张蓝图绘到底”,高质量构建“两心引领、轴带链接、四片联动”的空间格局,为入驻企业、人才打开智慧创享的城市发展新空间。

锻造科创新引擎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离不开平台的重要驱动。

2024年11月11日12时03分,浣江实验室首颗自主研发卫星“浣江1号”搭乘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浣江1号”卫星由浣江实验室微纳卫星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金仲和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团队所在企业众星志连由浣江实验室孵化,落户海归小镇。该卫星装备有天通通信终端,可实现一线用户对遥感卫星的手机直连。

火箭发射。

“浣江1号”的顺利入轨,是继2023年国内首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后,诸暨航空航天产业的又一新突破。

民营企业勇闯航天科技“无人区”,是诸暨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布局取得的成果。凭借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诸暨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优先发展方向,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企业入驻,形成了含卫星测控与研发制造、空天信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诸暨科技城已有60余家航空航天相关企业,其中包括12家“隐形冠军”、“小巨人”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浣江实验室作为高能级科创平台,被列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重大项目平台,是海归小镇的重要研发创新基地。“像这样极具创新内核与爆发力的科技型企业,我们已孵化了铭感科技、航视智能科技、锋动航天科技、镭诺科技等共17家,并引进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承担30余个横向科研合作项目,不断以先进技术服务当地企业。”浣江实验室主任助理金台说。

近年来,诸暨市通过内育外引,积极打造长三角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大力优化产业、政策、服务生态,与大院名校携手,除浣江实验室以外,还建设了中俄国际实验室、西交大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港科大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全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科研经费、设备采购、场地使用……诸暨为航空航天产业设置了专项政策,从相关企业成立之初就提供全方面支持,并建立招商选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提供一条龙、保姆式的专业服务。以场地补贴为例,不仅补贴落地诸暨的场地费用,也提供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的“诸暨岛”入驻场地补贴,实现研发与生产异地资源互补的“飞地”模式。

通过将“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一大批产业前景光明、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正在海归小镇“开花结果”。“我们将进一步厚植沃土,构筑人才的‘理想之城’,从而激发创新‘裂变’培育新动能,推动更多成果在诸暨转化应用、落地生根、成长增值。”诸暨科技城建管办有关负责人说。

激活人才新动能

数月前,以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为科研依托的镭诺科技振翅高飞——搬出浣江实验室,入驻新厂房。

“一直想创业,如今终于圆梦。像租厂房这类事,诸暨科技城提供一条龙服务。”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研究员、浙江镭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荣臻坦言,正因为诸暨的航空航天生态政策供给,他才有机会参与创办镭诺科技,并将10多年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下一步要开拓市场,创造效益,将来反哺实验室,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加盟。”说这番话时,他两眼放光。

院士专家恳谈会。

以浣江实验室为圆心,5分钟车程内,圣翔航空、赛思倍斯、天链航天等一批涉航空航天科技型企业已然成势,更多像镭诺科技这样的小企业也在加速孵化成长。从无到有,航空航天产业在浣江之畔蓄势腾飞!

近年来,诸暨提出要发挥新兴产业集聚优势,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引领集聚区,真正让“诸暨智造”成为鲜明标识。当下诸暨的航空航天产业,已然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壮大要如何实现?诸暨始终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举,将人才作为打开这一“转化通道”的金钥匙。

“机制新,活力足”,是诸暨这群星辰逐梦人的一致感受。“诸暨的人才政策精准、专业。”荣臻告诉笔者,诸暨市政府针对航空航天赛道专门出台了引才育才留才的支持政策,对创新企业是帮在了点子上。

从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到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诸暨·空天装备)揭牌,近年来,诸暨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迭代创新,全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依托欧美同学会遍布全球的人才资源,诸暨科技城建管办不断完善与海外联络站的合作模式,动态更新与诸暨产业相匹配的全球高层次海归人才库,瞄准“空天装备”产业新赛道,聚力打造海归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从职业发展、生活要素等方面给予海归人才全方位的支持保障,特别是聚焦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推行“免评审”“双聘制”等举措,青年人才更有机会通过浙江大学“百人计划”获得浙江大学长聘教职。

大量高层次人才集聚,使人才赋能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可能。如圆炬科技总部落户海归小镇后,获得人才基金1000万元,其着手开发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材料完全自主可控的数据巨量转移设备,有望加速微型LED产业化进程,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如今,在诸暨,“创新磁场”撬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一眼万年、一步千里”的想象。

图片由诸暨科技城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何丹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