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里像这样占用公共空间安装的充电桩不少。
“个人在公共车位上安装充电桩的现象,在物业管理规范的地方不多,但在老旧小区内,这一现象非常普遍,主要集中在绿化带、屋檐墙角等区域。”11月28日,本报以《个人在公共车位安装充电桩,合适吗?》为题,重点关注占用公共空间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问题,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
对此,记者根据读者反映的线索来到多个现场走访调查,这些私自安装的充电桩,影响小区整体面貌,存在一定的用电安全隐患,但新能源车主也有苦衷。
壮观场面留下一堆隐患
“我们小区像这样私自安装的充电桩就有7个,很壮观。”北海街道西湖新村一居民看到本报报道后致电记者。昨天,在该小区渡船坊2幢的绿化带里,记者看到了这7个充电桩,大部分用铁皮箱包裹着,箱体上写着“用电危险,请勿靠近”等字样,且下面均有水泥基座。“这些充电桩是近一年陆续冒出来的,都是附近居民安装的,目前有五个在使用,还有两个并没有启用,只是先把空间占着。”附近一位居民说。
其实,这些充电桩周边没有固定停车位,车主充电时,要将车辆停放在车库或单元楼梯口的通道上。在该小区内,记者还注意到,除了这7个成排的,其他区域的公共绿化带内还分散安装了不少充电桩,场面杂乱无章,个别充电桩直接安装在屋檐下。
“这些充电桩都是个人私自安装的,存在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业主直接从家里接出电线,沿着墙壁剖路走线,通向充电桩。”一位居民透露。
物业公司、社区都觉得问题棘手
该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说,小区绿化带内充电桩确实很多,大部分是业主私自安装的,安装前都没有跟物业公司打过招呼。
由于充电桩属于私人财产,物业工作人员只能劝阻,无法处置。“这种行为破坏了绿化,私拉乱接又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其实,小区大门口就有公共充电桩,但很多业主根本不去充,而选择私自安装。”这名工作人员说。
在北海街道湾溇公寓、树鹅王公寓,以及城南街道龙珠花园等老旧小区内,一些绿化带或屋檐下,同样有不少私自安装的充电桩。有的没有桩位,只有一根充电枪头悬挂着。
“这些充电桩安装在单元楼梯口,充电时,会影响其他居民出行;且随便剖路接电线,安全隐患大。我们对业主反复劝说,提醒他们不要私自安装,而应该走正规程序,或者直接到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充电,但业主根本听不进去,我们夹在车主和其他居民中间,也很尴尬。”社区工作人员说。
如涉嫌毁绿要受处理
附近有公共充电桩,为何要私自安装呢?采访时,一些业主表示,附近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少,且经常有其他车辆停放,无法保障随时可充电,感觉充电不方便;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公共充电桩电费更贵,家里安装的充电桩夜间充电每千瓦时只要0.3元左右,比较实惠。买了车后小区内没有买车库或固定车位,只好在公共区域安装充电桩。
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人士说,如果充电桩安装在公共绿化带里,就涉嫌占用绿化,如果没有经过事先报备或审批,意味着存在毁绿的现象。属地执法中队可以介入,要求当事人自行整改。
“个人私自安装充电桩,要做好安全用电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处理好邻里关系,避免邻里纠纷。涉及绿化作业,还应向综合执法部门报备。”该人士提醒。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