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半死不活”的精神状态
卡皮巴拉(以下简称水豚)
在互联网上备受年轻人追捧
成为动物界的新晋顶流
2022年1月
四只水豚定居宁波野生动物园
一下以温顺和善、憨态可掬
赢得一众粉丝
时隔两年,水豚“家族”
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今年10月6日,三只小水豚出生。尽管尚未满月,但它们已经能跟着妈妈在室外展区沐浴阳光雨露,顺便“吸个粉”。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三只小水豚竟然已经是宁波野生动物园水豚家族的第三代了!短短两年,三代同堂,速度着实惊人。
“过去两年,我们繁殖了二十只。”水豚饲养员董小刚说,水豚成熟早,一岁半左右就可以繁殖;一头雌性水豚一年一般可繁殖两次,孕期五个月左右,每次可生数胎,“像这次生三只不算多,之前还有一口气生六只的。”
如此能生养,或许跟水豚一直以来的生存环境有关。水豚的老家在南美洲,虽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但它的战斗力却和体型不相配,因此经常成为美洲豹的“盘中餐”。
如何求生?水豚想到的应对策略也十分符合它“活着也可以,死了也没关系”的个性,那就是大量繁殖,以多取胜。有统计数据显示,水豚每胎产仔的数量在2只-8只。
三只小水豚尚未满月,已经跟着妈妈“出道吸粉”。记者 石承承 摄
其实,看起来“看淡生死”的水豚并不是真正的“置生死于度外”。饲养员说,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动静,比如轻巧的脚步声,比如展区外观光车压过石板路面的“啪嗒声”,都会让它“炸毛”。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炸毛”。
在董小刚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在听到异响后,水豚后脖颈处的毛根根竖立,并伴随呼吸一起一伏。直到水豚确认“危机解除”,这一小撮毛才慢慢平复成原来顺滑的样子。
这样的水豚,是不是又多了几分“表面没关系,心里慌得很”的反差萌?
(内容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