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师德师能
争做“三有好教师”
近日一天下午,华维文澜中学各班班队活动课迎来特别一幕:学校党课宣讲团成员纷纷走进各班教室,为学生们带来一堂堂生动的思政微党课。微党课入班宣讲,这是学校创新开启“澜之声——党员开讲啦”系列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精心培养教师的一项新举措。
“新形势下,探索党员教师跻身宣讲活动,是学校加强思政一体化的新尝试,也是激励教师敢于实践、勇于提升、善于服务的新探索。”昨日,华维文澜中学党总支书记陈银军这样表示。
顺应民转公办学体制转型需要,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学校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向教师们提出队伍发展愿景:秉持本色、正道、精进核心理念,磨砺师德师能,争做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三有好教师(大先生)”!
据校长车世地介绍:有情怀,即培养教师家国情怀,坚守育人初心,自觉注重涵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有水平,即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业务上不断精进,教学上自觉创新等;有温度,即做到爱生如子,优化育人方式,自觉呵护好每一位学生成长,悉心服务好每一位住宿生。
为将“三有”愿景内化为教师的日常自觉行动,学校精设活动载体,构建激励机制,组织“五星教师”“感动文澜教师”“文明办公室”“校级教坛新秀”等评选活动,选树起一批德艺双馨的教师榜样群,有效激励和引领广大教师见贤思齐,自觉提升道德情操和业务水平。学校涌现了“浙江省师德楷模”徐国忠,区“龙盛模范班主任”贾芙英,区“德育先进”李春苗、叶艳灵等先进群体。近两年,1名教师获评浙江省第四轮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获评区名师,5名教师跻身区中小学学科指导组成员;3名教师获区优质课一等奖,3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1名老师获评区教坛新秀等。
创设成长平台
引扶青师脱颖而出
青年教师樊琪怿2023年8月才入职,迅速显山露水:荣获绍兴市“越思政金课”三等奖、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案例一等奖、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二等奖、区“与生同步”素养提升练习三等奖……
谈及自我成长之旅,樊琪怿感言:学校精心搭设起成长平台,为我们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拓宽了成长空间!
“引扶青师快速成长,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我校创设多种渠道,从目标引领、载体创新、激活内驱等多方面入手,以‘青澜工程’驱动、名师带动、同伴促动等多种形式展开,有效引扶了青师尽快脱颖而出。”学校相关领导如此介绍。
——“青澜工程”驱动。年轻教师需要目标引领,需要激活其成长内驱动力。学校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加入校级“青澜工程”,制订教师本人发展规划,完成一定量的听课笔记、评课稿及教学设计稿等,接受学生满意度调查,考核每学期教学成绩及竞赛辅导成绩等。每一学年,校长室根据教师日常工作表现及考核,对优秀青年教师授予“校级教学新秀”荣誉称号。
对新入职教师,学校实行“前移后续”培养策略,入职前学校安排新教师参加为期一个月“一对一”岗前培训,提前安排带教师傅,从听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工作等方面提前引领,迅速熟悉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流程等,尽快进入“角色”。
——名师带动。学校现有省市级优质课二等奖5人,市级教坛新秀3人,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等近二十人,这是带动青师成长的宝贵财富。为此,学校倾力培育区级、市级名师工作室,同时组建由名优教师组成校内“学科指导组”,针对性地开展教研组内带教、指导活动,促其成为青师成长的“孵化器”,带动年轻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如学校“车镒峰名师工作室”设立后,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管理理念,吸收5名青年教师为学员,定期组织专著阅读、专家讲座、现场学习等,促使成员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其工作室成员中,5名青师已斩获区级及以上各类荣誉17项。
——同伴促动。学校激励青年教师树立“一年像样,两年出样,三五年作榜样”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同时精心实施师徒结对,为青年在学科教学、担任班主任配备为期三年“师父”,激励师父带人品做表率、带师德育师魂、带师能增技艺;要求徒弟学做人守师德、学思想树理念、学本领巧运用。
备课组、教研组都是互助协作、团结有爱的集体,也是携扶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组织青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学展示、教学论坛、新教师结业汇报课、课题研究等活动,让青师开阔眼界、取到“真经”;同时组织同组教师不定时推门听课等方式,通过“上课、听课、研讨、反思、评价”等互助教研方式,促进青师快速成长。
学校还积极搭就成长平台,大胆启用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去年,学校通过自荐、选拔等,大胆聘用青年教师担任行政、教育教学等中层岗位工作。学校现有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等岗位聘用上,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7位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岗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血液。
活跃教科研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9月,新学期开学伊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在取得共识基础上,精心制订自成体系的“聚焦素养、因校制宜、依托教师、协同整合”的三类课程校本开发路径,为激励教师投身教科研、助力专业成长拓宽了新路径。
有机会参与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教师最大福利。近年来,学校积极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继续教育、外出参观学习等;精心创设载体,组织“校级优秀教案设计”评选、“同课异构”磨课、“智慧课堂”教学比武等特色活动,鼓励教师踊跃跻身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以此提升整体教科研能力。近两年,该校教师10个课题列入区级及以上课题,8个区级及以上课题顺利结题,43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68人在区创新试题设计、专题课例设计评比中获奖。去年,3位老师的作品成功入选全省精品数字教育资源,7位老师的作品成功入选区精品数字教育资源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积极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创设平台和条件,并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学校鼓励每个教研组探索开发适合学情和校情的精品校本课程。如齐君等语文老师开发的《小故事 大舞台》,用课本剧形式带动学生走进文本,培养了学生编、演、创综合素质;王红梅等英语老师开发的精品课程《初中英语主题拓展阅读》,通过课堂精泛读、课下独立自读等多元、丰富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开展丰富的同主题群文阅读;胡苗松等社会学科老师开发的《健康与养生》,贾中华等科学老师的《科学实验中的大世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学校注重内外联动,着力开设具有本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社团活动类拓展课程,助力培育“乐学习、善实践、求创新”的文澜学子。如精心开设信息学编程拓展课,着力开发非遗传统武术——形意拳课程,开设传统手艺——木制品制作课程等,受到了学生喜爱。
随着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能力稳步提升,学校课程建设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在去年CCF CSP-JS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入门级比赛中,该校学生获省一等奖6人,二等奖7人;提高级比赛中,获省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人。
近日,华维文澜中学举行了青年教师廉洁从教宣誓仪式。仪式上,七十余位青年教师举起右拳齐声宣誓,誓言铿锵有力:承诺坚守师德底线,秉持廉洁从教理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庄严瞬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风采与担当,也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正之气。
这是学校精心培养和激励教师成长的系列举措之一。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