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是你向往的“归园田居”吗 ?

2024-10-16 13:27

来源: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不少生活在其中的人感觉到疲乏,也让“久在樊笼里”的他们渴望一处宁静的居所,可以“复得返自然”,来体验慢一点的生活。在柯桥,随着许多设施齐全、内涵丰富、文艺范儿的“网红村”不断“出圈”,周末村游、小长假“微度假”等旅游的新形式发展迅速,以往的景点打卡观光式消费向旅居式消费转变。

一边是农村中大量空置的小屋,另一边是人们对沉浸式乡村体验的深切渴望,“村房短住”应运而生,巧妙平衡了双方的需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城市与乡村间,一种可行性、舒适度都较高的的“村房短住”模式,正在兴起。

小隐隐于江南小村

“拥有千年天然香氛的江南桂花村落”,这是湖塘街道香林村的“新村民”,旅居博主青女对香林村的形容。“我很享受这种柔软和松弛。”作为一个广东人,从北上广忙碌的生活到江南小城的闲适舒缓,青女直言“连广东的美食都没能留住我,只因村里的日子,很治愈”。

2022年夏末初秋,曾经就职于珠三角外企的白领青女,辞职南下到香林村,和村委会签了4年合同,租下了54平米的一座2层小楼。装修是青女自己设计的,改造时请了村里一位大哥帮忙,总共花了2万元左右。从她的小红书主页可以看到小楼从破败到充满生机的全过程。

走进她的小楼:白砖砌墙、栅栏花架,堂屋敞亮、居室温馨,木地板、白纱幔、廊檐铺了木地板,推窗有花园,显得格外雅致。“住在江南小楼,其实就是想把普通的生活,过得诗意一些。”青女在自己制作的短视频中,这样形容。

“快节奏的生活让你无法停下来,身心俱疲。”来香林村前,她曾经一度因焦虑引发失眠、脱发等一系列亚健康的症状,到了村里,这些情况不药而愈。除了做手工艺品出售,她也会做点设计,这些足以支撑她的日常开销。

离开北上广到江南小村的日子舒服吗?这是青女的朋友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你不妨试试。”这是她给出的回答。这是个因人而异的答案,离开了忙忙碌碌求生的珠三角,青女说自己现在拥有的固然不多,但她也几乎告别了焦虑。而放下焦虑,这是青女之前在大城市反复求索,却求而不得的东西。

记者了解到,不仅仅在湖塘街道香林村,在安昌古镇、南部三镇,一些坐拥美景、自然闲适的农村的闲置房屋都挺有市场,出租的价格也是连年上涨。

四要件:位置、资源、陪伴、出镜

“很多朋友误以为村房短住就是民宿,其实不是,表面上看起来村房也是向租户收费,但村房做的不是旅游生意,和民宿无关;村房短住满足的是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让他们通过农村生活、体验得到情感释放。”采访中,区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房短住是也是盘活农村闲置房的一种模式,为村民提供赚钱的机会,也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具体来说,“村房短住”主要是指村房所有人利用家庭闲置房地(或闲置农家院),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生态景观、环境资源及农村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为想逃离城市生活压力的人群提供农村吃住服务和农村生活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适合做这个项目的房屋和房主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第一,村房位置距离中心城市车程在1.5小时以内,或距离周边景区1小时内(城乡接合部不建议做村房);第二,村房及其周边有山水园林、果园茶园菜园、鱼塘、牧场、耕地、大棚种植养殖、村内小广场、祠堂、展馆、手工作坊等,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第三,要有时间陪伴客人,把客人当作亲人对待,带着客人体验农村生活、农耕文化,让客人成为朋友;第四,还需要学会运营自媒体账号,本人拍摄、剪辑短视频、做直播(打造网上村房),在互联网上为自己的村房做宣传、来引流。

探索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方式

在青女的小楼旁,还有一家村房小院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装修,这是跟青女一样准备做“村房短住”项目的小蔡,今年30岁的他,对这个新兴行业有着不一样的心境。小蔡有自己的短视频账号,粉丝稳定在2万人左右,平时喜欢将自己的生活视频上传到一些社交平台。去年11月,他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村房短住”这个项目后,便一下子被吸引。“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很向往田园生活,从各方面深入了解后,决定租个小院,重新装修收拾一下,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会积累人气,再慢慢变现。”

记者看到,在他的个人账号下,关于“农房改造”“小院生活”等话题的视频,点击量和回复量都比较多,通过分享自己的装修过程、小院生活,他的粉丝量又增加了好几千人。“经常有人在后台问我,我租的小院的具体位置,想过来看看,如果有合适的,也想租。”小蔡说,自己还在小红书帮村里的阿姨发布了几个出租的信息,没过几天就有了合适的租客。

目前来说,选择村房短住的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很多都是有着几千或几万粉丝的博主,对于新鲜事物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分享和传播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因此“村房短住”这个新兴模式,在风口下越来越火的同时,想要走得长远,还是需要年轻人们支棱起来。“青年+乡村”融入“村房短住”,才会焕发无限动力与活力。

“不仅有效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的董勇教授表示,这种模式对于乡村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是有益的,也将推动城乡互动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对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具有深远意义。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