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工业集聚区何以冒出众多“无废”典型? 解码滨海“无废城市”建设

2024-10-12 09:37

来源:

在滨海新区斗门街道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废旧纺织品经过化学解聚等十几道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了高品质、多功能、可追溯、永久循环的聚酯纤维。近日,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万吨级废旧聚酯纺织品化学法循环再生产业化减污降碳案例成功入选。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滨海新区“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丰富“无废细胞”载体,不断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工业集聚区

建成市级“无废工厂”49家

一条全球最大的“从废旧涤纶纺织品到解聚单体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再到绿色高品质再生涤纶”万吨级生产线,是佳人新材料成为“无废”标杆的法宝。通过化学法循环技术,实现从衣物到切片、纤维再到衣物的闭环良性循环再生过程。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目前佳人新材料生产的再生DMT回收率已从50%提升至80%,纯度可达99.9%。

佳人新材料的“无废”成效,通过一组数据可以一目了然。据了解,利用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的聚酯原料与用石油制备的聚酯原料相比,按每年回收4万吨废旧纺织品测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5万吨,节约标准煤5.7万吨,可节约水12.61万吨,契合“无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内涵,在减轻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绍兴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私营工业气体、医用气体和特种气体“专家”。公司采用深冷分离工艺,分离空气来生产液氮、液氧和液氩,产品原料为外界清洁空气。“整个工艺流程为单纯的物理分离,不发生化学反应,也无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产生。”公司工艺工程师介绍道。

工厂企业往往是产废的大户,如何抓好源头化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是滨海新区建设“无废城市”的必答题,也是全域“无废城市”创建的核心与关键。今年,滨海新区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发布《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核心区专项政策》,对于当年被评为省级、市级“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的,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累计建成市级“无废工厂”49家,产业“含绿量”不断提升。

覆盖各领域

52家单位入选“无废细胞”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日前,斗门街道中心小学迎来了学校第五届“丰收节”,结合劳动周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将玉米芯、花生壳等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收集起来,组装、上色,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举办‘丰收节’,就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变废为宝’,将合理利用资源、爱护环境的‘无废’理念潜移默化渗透进孩子们心田。”斗门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斯思介绍。

除了“丰收节”活动,学校同样坚持将“无废”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倡导使用电子文件无纸化办公,在食堂门口、集置点、宣传窗等处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点等,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今年8月,学校成功通过了绍兴市“无废学校”创建的审核。

“无废工厂”从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工业固废源头减量方面下功夫。“无废小区”通过宣传“无废”理念、推动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等方式开展创建。“无废学校”则采取多方位宣传、开设绿色课程、培养学生绿色生活方式、优化教育环境等方式多措并举……

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城市里的企业、学校、医院都是组成这个生命体不可或缺的基本单元。在今年初公布的2023年度绍兴市“无废细胞”建设名单中,滨海新区共52家单位入选,涵盖“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实验室”、“无废医院”等10余个领域,一个个“无废细胞”融合共生,共同组成“无废城市”这一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家园。

开发研学游

协助建设“全域无废”

如何将分散的“无废细胞”串点成链、聚线成面,实现全域“无废”?滨海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全面普及“无废”理念,向大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无废”新风尚。

日前,滨海新区以绍兴市创建“无废之窗”研学实践基地集群为契机,推出首条无废研学实践线路,联合浙江豪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仁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打造主题为“开启无废之旅,守护绿色未来”的研学实践。

沿着线路研学,游客可以参观企业展厅,清晰了解相关生产工艺技术流程,观察如何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新产品,还能参与废旧纺织品分类游戏等互动体验环节,身临其境了解“无废城市”工作成效,进一步厚植“无废”理念。

“我们通过无废研学线路的创建,营造绿色家园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滨海新区打造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添砖加瓦。”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短 评

以“有为”促“无废”

从“无废工厂”到“无废学校”,从“无废实验室”到“无废医院”,全市2023年度“无废细胞”建设名单中,滨海新区52家单位入选。

细胞是最小组成单位,正是由这无数的“小”凝聚成“无废城市”的“大”,也只有将“无废细胞”做多,才能让“无废滨海”水到渠成。从滨海新区的绿色生态长卷中,我们看到“无废”从学生抓起的“抓早”,看到科技保障“无废工厂”的“抓优”,看到企业大力投入减污降碳的“抓实”,看到多措并举、多方合力共同打造“无废城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无废城市”建设既要久久为功,又要精耕细作,尤其是作为“智造之城”的滨海,工厂高度集聚,工业非常发达,各种新型之“废”会随时诞生,因此必须拉升标杆、筑好堤坝,从源头加强管理,让理念深入人心,使“无废”厚植细胞,形成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闭环,从而深入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持久见效,使滨海新区在“无废之城”建设中取得更大作为。(亦 声)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