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基层】“头发丝上”的赛道萧越如何共拓?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协商谋发展共识

2024-09-06 09:41

来源:

在白热化的市场背景下,抢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赛道,各自为战还是抱团协同?

近日,由绍兴集成电路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和萧山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工作室联合召开的协商会议上,来自越城、萧山两地的部分政协委员和部门相关负责人,集成电路产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话题,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头发丝”上盖大楼

近年来,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成全球关注的热点和新赛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协商会上,大家集体聆听了萧山区政协委员郭凯钧委员所作的题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专题宣讲,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深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明确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

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先进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大为,形象地把集成电路产业称为“头发丝上”的产业。芯片的内部结构就像一座住宅大厦,里面有很多“小房子”,它们是电荷存储的物理空间。目前,最先进的“3D NAND”技术可以做到232层,相当于在头发丝万分之一的横截面内盖一座232层的高楼大厦,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面有上亿座这种高楼大厦。

从全国产业发展现状看,截至2023年,中国半导体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国,市场销售额占全球约40%,但自给率不到20%。中国模拟芯片市场需求及规模稳步增长,但自给率约为15%。这意味着,集成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广阔无垠。

浙江是全国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尤其以杭州、绍兴、宁波、嘉兴为主组成的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通过加强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和相关政策向优势产业聚集,形成合力,大大提升了浙江省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的整体实力。

目前,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拥有7家国家级集成电路补短板企业,8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36家,规上企业70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2家,产业范围以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为核心,延伸至上下游重点领域,覆盖产业各重点环节。

其中,位于越城区皋埠街道的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是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产业园紧紧围绕越城特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阵地、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国家级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基地。2023年,平台主导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力争2025年突破1000亿元。

越城缺人才 萧山有“大脑”

在同一领域的产业赛道上,地壤相接的兄弟城市,如何跨地联动推动发展共赢?当天,越城、萧山两区的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等,都有自己的看法。

“在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越城区政协常委、绍兴集成电路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人、绍兴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鸿龙说,这两年,绍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而萧山区也集聚着不少产业“头脑中心”,比如浙江大学科创中心、浙江省集成电路的创新中心等。他希望,双方在创新领域方面有更紧密的互动联系,把相关的人才引进到绍兴,培育培训课程对接到绍兴。

协商会一开始,越城区政协常委、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所长车录锋便向萧山方面抛出了“绣球”。“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联合环杭州湾的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打造高端微纳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集成应用联合体或传感器产业联盟,比如包括浙大绍兴研究院、芯联集成、长电集成、比亚迪、宁波中车传感等,依靠产业链协同发展,突破技术及产业壁垒,加快实现先进微纳传感器的独立自主及国产化,为国家深地、深空、深海的三深探测等需求提供新的核心共性技术。”他说。

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萧山区政协常委、亚太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潮带来一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课题,与越城区政协委员、绍兴澜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芳伟不谋而合。丁芳伟说,和汽车一样,医疗电子领域内医学影像、医疗仪器、消费型医疗设备、诊断及患者监护与治疗设备等应用基本涵盖了集成电路在医疗电子领域的各种应用,目前国产化率不到30%,其中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半导体芯片,尤其是探测器、传感器等。他也期待,通过协商,两地在产业融合发展上提前布局,能够协同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拓展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上的市场空间。

(内容来源:越城区政协)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