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柯桥区夏季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完成。这意味着,柯桥区首次系统性、全面性的全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收官。
夏季调查报告还未出炉,但此前秋冬春三季水生生物调查数据显示,柯桥区共发现水生物种数706属(种),其中浮游植物129属(种),浮游动物143属(种),底栖动物91属(种),周丛藻类114属(种),水生植物157种,鱼类72种。水禾、野菱、金荞麦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水禾野外居群在绍兴属首次发现,此外在曹娥江中发现了中国特有种乌耳鳗鲡,在绍兴也尚属首次发现。
生物多样性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记者从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获悉,去年10月,柯桥区启动了为期3年的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由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和绍兴文理学院联合,对柯桥区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水生生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开展调查,全方位摸清该区生物家底。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范围主要覆盖曹娥江、杭甬运河、浙东古运河、小舜江、平水江、鉴湖、瓜渚湖、大小坂湖等柯桥区典型水体,共设置16个工作网格28个调查点位,分4季开展调查。
“这次夏季调查,团队在柯桥南部的小舜江、平水江上游等水体中均采集到了蜉蝣类、蜻蜓类等指示水质清洁的‘水下哨兵’。”此次调查的团队成员之一、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斌梁说,像蜉蝣等底栖动物,活动性差且对水质变化非常敏感,只生活在健康的水环境中,因此也被称作环境指示物种,“蜉蝣越多,意味着水生态环境越好,水质越好”。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柯桥区28个区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96.4%,市对区水质考核结果为优秀,印证了柯桥水生态健康状况不断向好。
据悉,柯桥区全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科学调查报告预计年底完成,届时可以看到汤浦水库、平水江水库、鉴湖、运河、曹娥江等各类水体水世界的全貌,调查成果将对河流健康评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下半程工作,启动陆生昆虫类等物种调查,进一步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状况。”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杜珊珊 通讯员 冯 娣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