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焦“老”问题 ,绍兴人大助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8-30 07:50

来源:

从出台全省首个《关于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决定》到施行《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从助推全国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到助推全市域老年食堂提升工程……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综合运用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持续深耕“老有康养”,以高质量人大履职助力绍兴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立法引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是摆在绍兴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2018年,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绍兴市提出了构建“党委领导、人大推动、政府实施、社会参与”的协同作战大格局。是年,市人大常委会牵头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以立法引领构建养老规划体系、养老政策体系、医养结合促进体系、全社会关怀体系、工作监督保障体系等建议,致力于为养老服务筑牢法治之基。2020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作出《关于高质量推进养老发展的决定》,随即趁热打铁,及时启动完成《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并于2021年12月1日起颁布施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和完善《关于贯彻落实<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制度14项,进一步增强了立法实效。“人大推动”成为绍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鲜明特点。

全市各地以《决定》《条例》为指引,将实践融入本地法规制度,搭建起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将优质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增强养老获得感和幸福感。立足养老服务全方位各环节,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政策文件,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6个区、县(市)已因地制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绍兴市还先后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市等荣誉。

监督护航,强化养老服务责任

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推动政府更好地落实责任、改进工作,是人大职责所系、使命所在。

“有汤面、煮老南瓜、豆腐包,菜品新鲜、软烂可口,价格很实惠。”临近傍晚,诸暨市枫桥镇栎桥村爱心食堂里饭菜飘香。92岁的老人黄满松在食堂刷卡打饭后,和几位老伙计围着四方桌坐下来,享受幸福“食”光。但随着老年助餐服务工程的不断推进,关于老年食堂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如何保证用餐安全?如何方便老人用餐?如何规范第三方运营?……基于此,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联动各方面力量,通过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走进全市各地老年食堂,持续跟踪问效,督促问题整改,形成监督闭环,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到目前,绍兴共有助餐配送餐服务点超800个,助餐服务覆盖近2000个村社(含居委会),涌现出诸暨市村级“爱心食堂”、上虞“晚晴食堂”、新昌“长者食堂”等一批最佳实践,诸暨市“爱心食堂”经验做法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社区能为老年人提供哪些康养服务?”“要在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让监督工作更有准度、更有温度、更有力量。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30余次,解决了一批个案并推动落实源头治理。同时,通过清单式督办,推动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浙里康养”工作专班从无到有,市县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全面完成,2060家居养中心覆盖村社,近30家优质养老服务企业落户绍兴……

问计于民,提升养老服务实效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今年5月,《绍兴滨海新区开展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明确到2024年底,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占比要达到100%,长效运行机制建立与老年人服务满意率均要达到90%以上。这是绍兴市努力探索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养老事业的缩影。

坚持问需于民,及时掌握需求。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智汇民情”应用场景运用,建立养老民情监控机制,及时跟进掌握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动态。自2021年该应用正式上线投用以来,已累计汇聚分析养老民情17595条,在依法履职行权中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借助“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应用场景生成测评表和二维码,动员全市8743名五级人大代表和街道居民议事组织成员对9个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评估,让项目更接地气。

坚持问计于民,汇聚推动合力。2019年来,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幸福养老工程”等养老类民生实事项目6个。以民生实事项目为牵引,全市共建成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中心113家,城乡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03家;新增城乡社区助餐配送餐点794个;建成绍兴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等等,充分发挥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带动效应。

以“乐龄中心”为例,曾在市人代会上以最高票数入选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如今,绍兴已将“乐龄中心”“乐龄之家”纳入党群服务中心矩阵,融合老年学校、康养联合体、社工站等资源,全面提升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服务。可以看到,一个“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供给新格局,正在稳稳托起全市老人的幸福生活。

(内容来源:绍兴人大)

作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