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见证了绍兴从古至今的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2024年7月20日,鲁迅小学(和畅堂)三(2)班向阳小队的同学们参观了绍兴市第一家船文化博物馆——绍兴松陵造船厂,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船文化。即使烈日炎炎也阻挡不了同学们探索的热情。
绍兴的船只使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用木桨证明了早在约7000年前,越地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船只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越绝书》中有记载,当时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可见当时船只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绍兴的船只类型逐渐丰富,形成了包括乌篷船、白篷船、埠船等多种类型的船只体系,其中乌篷船尤为著名。到了近现代,随着公路和铁路交通的发展,机动船的普及,传统的手工划船逐渐减少,但乌篷船等传统船只仍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绍兴松陵造船厂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水乡脚划船俗、传统造船工艺,墙壁上一幅幅的黑白照片记载了船的历史和绍兴船、桥与人的故事,绍兴的船文化深厚且独特,不仅体现在船只的制作工艺上,还深深植根于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传说以及文学艺术之中。来到三楼的展览大厅,同学们看到一只只缩小的船只模型,各种造型各种工艺使人惊叹不已。最后同学们还通过自己的双手组装乌篷船模型,更深刻地理解乌篷船的独特魅力和非遗文化。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传统技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船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艺涵 编辑:王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