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阳明故里:深藏民居中的心学圣地

2024-05-18 08:48

来源:

故居门前的明代石门槛诉说着历史,一路之隔的碧霞池波平如鉴,纪念馆前一尊4.5米高的青铜塑像屹立在广场之上,阳明先生头戴儒冠、身披儒服,尽显大家风范……走进阳明故里,处处透出心学文化气质,整个景区以阳明文化为核心,一派心学圣地景象。

很多绍兴人都知晓,阳明故里旧址,散落着很多和阳明相关的元素,周边住满了居民的王衙弄、碧霞池、吕府、马弄等让人记忆深刻。

王衙弄是王阳明在绍兴的一处重要住所。改造前,这里曾住了几十户居民,原先的王衙弄19号,绍兴老百姓称之为“饮酒亭”,就是伯府第的遗存。古城的西北角,西小河畔有一方水池,长约35米,宽约25米,面积“袖珍”,却有近500年历史,绍兴百姓俗称其为“王衙池”,“王”指的就是心学宗师王阳明。在史志中,它有个更为显赫的名字——“碧霞池”。这方小池见证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王阳明天泉证道”。之前,碧霞池的四周也居住着几十户居民。

上世纪80年代的碧霞池。 阮关利 摄

至善堂。 阮关利 摄

王阳明纪念馆。 何雯 摄

和阳明故居紧邻的吕府,是绍兴人耳熟能详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里曾是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吕夲的府邸。吕府东起万安桥,西至谢公桥,南起新河弄,北至大有仓,平面布局以三条纵轴线与五条横轴线交叉展开,一共有13座院落,称为“吕府十三厅”,因为有上百户居民居住,吕府曾经充满了“市井气”。

从2018年起,阳明故里开发和保护启动,开发期间还获得了重大考古成果,故居遗址结构被发掘出来。历时大半年的考古工作揭露了一处布局呈中轴线对称、框架结构保存较完整的两重两进式主体院落建筑基址,成为首个经考古发掘确认的王阳明居住地遗址。如今通过玻璃罩可以看到故居遗迹,王阳明在此居住过6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见证过这位大思想家的学术活动。

改造前的王阳明故居。 袁云 摄

改造前的王衙弄。 袁云 摄

2022年11月,重修的阳明故居与王阳明纪念馆、阳明广场正式对外开放,惊艳世人。人们发现,西小河畔、曾泊官船的伯府大埠头、伯府门外的石牌坊残基、伯府正门残留的石门框、伯府第北侧的观象台等遗存,在故居重建中都得到了妥善保护。

王阳明故居、王阳明纪念馆、阳明公园的相互映衬彰显了“泛博物馆”理念,力求阳明心学的可视、可感、可悟、可学。作为古城“一城一桥三故里”的重要景点,如今的阳明故里已经成为一个集文化、历史、自然景观和旅游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游览这个景区,游客不仅可以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还可以领略明清时期绍兴地区的文化风貌和自然风光,这里已经成为国内权威的阳明学研究平台和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阳明文化圣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阮越才/文 袁云 阮关利 何雯/摄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