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是哪里?”
“这是阳明故里,听说你们学校里就有阳明文化教育,所以带你来提前‘认识’一下王阳明。”
昨天下午,在王公桥上,我听到一对来自苏州的母子对话,小孩子只有8岁,对王阳明懵懵懂懂。王公桥位于西小河上,桥下河水潺潺。这座石梁桥,建成不到两年时间,它一头连着西小路历史街区,一头连着阳明故里景区入口。
桥上,过往游客络绎不绝。今年43岁的杨先生一家三口来自江西南昌,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绍兴名人辈出,我们这次主要游玩几大故里,首选阳明故里,带着孩子前来感悟知行合一。”杨先生笑着说,王阳明跟江西也有诸多渊源,成婚、做官、讲学等,活动轨迹丰富。
穿过一排古老的石牌坊,故居内一条玻璃栈道位于轴线上,沿着轴线依次是明德堂、至善堂、传习堂。“‘明德’‘至善’‘传习’这三个词分别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和王阳明《传习录》。”杨先生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因此成了全家人的讲解员。
“什么是知行合一?”“王阳明是怎样做到知行合一的?”明德堂内,布展的是王阳明的生平与讲学历程,图文并茂,丰富翔实,游客们静静地倾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在至善堂和传习堂,分别开设了启蒙礼和书法临摹沉浸式体验课堂,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一直在学习毛笔字,这次打算临摹王阳明的《四句教》。”杨先生的儿子开心地说。
前往王阳明纪念馆的路上,可以看到一块池塘,池水碧绿。“这是碧霞池,以前周边都是居民,池水浑浊。随着阳明故里建成,周边环境大变样,水质也大大改善。”游客张女士说,她出生在绍兴,目前居住在杭州,这次带着孩子特意赶来阳明故里参观。
王阳明纪念馆是一座下沉式两层楼建筑,馆内设有阳明文化数字文献厅、陈列厅、影厅、心源厅和文创体验休闲区等,整个建筑外观充满着江南气韵和东方美学特色,游客们都以留影为乐。
“我已经盖了6个印章,每个印章的内容都不一样,印章上有王阳明的图像和他的学说。”来自上海的游客孟雨告诉我,她是一名初一学生,在课堂上对阳明文化有着浅显的了解,这次跟着妈妈前来实地参观。
阳明故里建成开放已有一年多,我以前曾跟着孩子寒假实践活动进去参观过一次,但走马观花。再次走进阳明故里,发现这里带着孩子前来的“家庭游”占有绝对比例,这些孩子以中小学生为主。“全国已经掀起阳明文化热,学校课堂上和小红书等新媒体上,都有绍兴阳明故里的推介,我们慕名而来,不虚此行。”这是许多游客的心声。
阳明故里声名远播,还带火了东西两侧的上大路和西小路两大历史街区。如今,这两条老街烟火气更旺盛,文创店、餐饮店鳞次栉比。“受益于阳明故里开发,老街迎来新活力,基础设施更完善、商业业态更丰富,年轻游客更多,西小路正青春。”西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周丽丽说。
家装一条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北海街道主办过好几场婚博会,我们都参加了,去年活动期间签下了五六百桌订单,效果很明显。”参加婚博会的海虹舫国际宴会中心销售总监钱多多感触颇深。
细看北海产业版图,服务业基础牢固,辖区拥有集合正大装饰城等的“家装一条街”;绍兴文商旅融合发展标杆项目迎恩门风情水街;以华联银泰、迎恩天地、冠城国际、华润871、泓盛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等,从餐饮住宿到家居零售业,市场主体数量多且集聚度高。为提振市场消费活力,以节会造势带动成为重要策略。
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随着越城区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北海街道零售、餐饮等经济指标在全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今年,街道坚持“强二优三”发展战略,提出了“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示范地”的目标定位,积极引入科技型制造业,同时推动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构筑“硬支撑”,全面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北海街道正全力推动871LOOP文旅项目建设,招商工作如火如荼。作为全市首个文商旅住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约37万方,分为商业、住宅等五个地块,以原绍兴871电子工业厂房改造为核心,导入文创资源,实现产业焕新,将为片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就在上周,项目引入的一家高端酒店和一家高端影院领出了营业执照,正式签约,两家都是绍兴首店。”北海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余伟兴奋地说。
据介绍,为加快落地,该项目边装修施工边招商,由于场地尚未竣工,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为此,北海街道创新方法,协调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容缺受理”,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方便商户及时签约,高端品牌得以加速落户。
两本营业执照“超前”办理的成功尝试,得益于街道不久前推出的一项新制度——班子领导“包联制”,10多位班子成员分片走访辖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协调相关事宜,同时互通信息、互享资源。正是在包联走访中,街道领导了解到871项目招商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高效解决。
在推动服务业提质扩面上,不断扩大外引力,推动新项目、新品牌落地,北海街道还有更大构想。“这是我们存量用地影像图,辖区内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地块一目了然,招商引资、走访企业时带上一张,方便把资源推介出去。”近日,在北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鹏勇办公室,一张超大遥感影像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上面清晰显示着北海街道地理空间分布及环境状况,一块块分散的闲置空间被标红,还标上了数字序号。
指着图上紧挨的8号、28号地块,周鹏勇表示,最近正忙着与广成、运通等专业汽车集团接触,计划在此落地“集成式”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项目,“这两个地块在原客运西站附近,周边已有比亚迪、宝马等品牌4S店,还开了一批汽车维修保养店铺,是汽车产业集聚区。我们想进一步统筹资源,丰富汽车品牌、延伸产业链、提升集聚度,激发汽车领域消费潜能,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
根据规划,在越城区城西板块,占地约137亩的“北海汽车城”或将徐徐落地,吸引福全、兰亭、城南、鉴湖等区块消费群体,与袍江汽车城南北呼应,全面提升零售主引擎效益。
多点发力、多措并举,今年一季度,北海街道餐饮业增速41.4%,零售业增速25.18%,成绩位于全区前列。目前,辖区有5个以上新增服务业项目陆续动工,总投资额预计超10亿元。
周鹏勇表示,接下去,街道将充分发挥市场聚集、功能聚集这一规模效应优势,积极重新构建招商体系、绘制招商图谱、打通招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店小二”式贴心服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生产型服务业跃进式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晓宏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