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术,旧时也称蝉蜕术,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印刷技术。具体来讲,就是将纸紧覆于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古钱币等器物上,采用墨拓手段,把上面的字体、图形、纹饰拓印在纸上的一种技术,相当于古代的复印机和照相机。拓印技术的产生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传播、普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的书法学习者,无不从临摹书法字体的拓本开始,即使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等都不例外。
正值龙年新春,今天越韵文化小队的队员们也尝试了简易版的拓印。热心家长先是介绍了拓印的起源和历史意义,又讲解了拓印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随后,他们用事先制作好的龙年KT板,用木头笔戳出凹凸感,再用滚筒均匀上红色油墨,覆盖宣纸,最后用木蘑菇代替拓包,小心地敲打,使图案均匀拓到宣纸上。最后揭取晾干。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拓印成品跃然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通过短暂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们对拓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古人持刀刻金石以志,今人执拓摹岁月波纹。一方拓片,一段历史,变化的是文化符号,不变的是我们对历史的传承和敬畏。
(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三(7)班 马悦曦 指导老师:应佳)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艺涵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