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西协作“蓝鹰”工程 给雏鹰插上高飞的翅膀

2024-01-02 18:51

来源:

两地职业教育师生深入交流、校企进行深度合作……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柯桥、峨边两地党委政府深入实施“蓝鹰工程”,为峨边职业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峨边的彝汉学子或“飞”出大山,迎来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或掌握了一技之长,更好地建设家乡。

交流学习

山区学子走出大山就业

“特别感谢国家东西部协作政策,给了我如此好的平台,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好开端,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政府、学校、老师父母的期望。”来自峨边职业高级中学的海来石里通过“蓝鹰工程”,来柯桥交流学习,最终如愿留在了绍兴咸亨酒店工作。

海来石里出生于凉山州美姑县偏远山村,十年前随父母迁入峨边县。由于家境贫困,石里主动选择到峨边职中读书,就读旅游专业,希望早日工作以减轻家中负担。

2023年2月,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项目再次启动,学习认真刻苦、专业成绩突出的石里,被选派到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交流提升学习。除了完成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石里和同学还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在绍兴咸亨酒店进行见习生活。“在交流学习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大山外的世界,我想留下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石里说。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实习期满,石里如愿留在酒店就业。“我现在工资有6000元,是家里收入最高的,可是‘一家之主’了。”石里开心地告诉记者,等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她也想带他们来绍兴工作,一家人在一起,让生活越过越好。

与海来石里同一批赴绍兴交流学习的,还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沙玛吴连。区职教中心将电商专业的课程调整为“理论+实操”,让彝族同学在专业实训室里学习,并将沙玛吴连、曲别解锋等五位同学安排在柯职电商技能大赛班里,跟着比赛选手在平台上操练电商技能,这些彝族同学们真正接触到了电商。“我还参加了柯桥传媒集团在柯桥古镇举办的‘柯峨两地 职就共行’的直播活动,直播反响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做主播,也让我感受到了电商的魅力。”沙玛吴连告诉记者,交流期满后,他回过峨边又到过杭州打工,但仍对电商念念不忘,最终他回到了柯桥,在东西部协作平台的协助下,成功通过面试入职绍兴多看看电商有限公司,担任直播场控。

据悉,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蓝鹰工程已累计选派55名中职学生赴绍兴开展交流学习,并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目前已有6名学生主动留绍工作。

合作共建 彝家娃掌握一技之长

2023年12月21日,记者来到峨边职业高级中学,踏入主教学楼,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部轿厢四壁全透明的梅轮电梯,随着轿厢的上升,可以清晰地看到侧面的钢带迅速滑动,对重块往下降落。“这部电梯是柯桥区资助50万元帮学校购置的,是一部实训电梯,通过透明的轿厢壁,学生可以仔细观察电梯的内部结构和运转方法。”峨边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夏云华向记者介绍,学校还建有实训室,可以让学生们以实物练手,摆脱“黑板上开汽车”的尴尬。

近年来,随着东西部协作的深入,峨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电梯开始在峨边县城慢慢普及,但电梯维保在峨边却是一个空白。“我们峨边没有电梯维保企业,有些大楼一部电梯坏了,就关掉一部,等全部电梯都坏完了,再到乐山市请电梯维保公司来进行维修。”夏云华告诉记者。

2022年,柯桥区从供给出发、从峨边所需出发,积极协调区职教中心、浙江梅轮电梯公司,与峨边职中结成三方联盟,建立职业教育从教学到应用的垂直链。除了资助购置实训设备外,柯桥还派遣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到峨边支教,“梅轮电梯班”一开班,学生们就争相报名,非常看好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除了“梅轮电梯班”,“机电班”也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但同时也是“烧钱”专业,对钢材、无缝钢管等材料的消耗较大,每生每年需要3000元的教学耗材。“东西部协作不但为学校机电专业投入200万元购置实训设备,还引进企业入驻,学生利用教学车床制作当地汽车维修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不仅每周能挣生活费,还能提升自己的技能。”夏云华说。

在“蓝鹰工程”的深入实施下,电梯维护、电子商务、旅游、民族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纷纷开设或发展,不仅为峨边职中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整个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硕果累累

彝区职教翻开新篇章

“原本很想考大学,全家也都支持我出去,现在发现身边同学、朋友拥有一技之长,在家乡过得也很不错,所以也转变了观念。”沙玛小虎原本是一名普通高中的学生,去年转学到峨边职中就读。

记者了解到,通过东西部协作建设和“蓝鹰工程”的实施,一个个成功的典型案例摆在同学和家长眼前,像沙玛小虎这样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去年共有39名学生从普通高中转入峨边职中就读。

“我们山区培育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夏云华满腹感慨地告诉记者,以往大家都想方设法往外跑,能读普高的学生绝不读职高,能出去务工的绝不留在本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留下来,“‘蓝鹰工程’让许多峨边学生走出去、改变了人生,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峨边培育了本地人才,峨边人的根子在峨边,只有他们才能在这片土地深深扎根,振兴峨边!”

“未来,我们将以‘蓝鹰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东西部职业院校、企业‘产教融合、校校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制度创新’,同时加强劳务协作,落实好劳务协作奖补政策,发挥峨边驻柯桥劳务帮扶工作站的作用,强化两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对接。”柯桥区援峨工作队队长,挂职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宣晓冬表示。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