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绍兴日报》发布了专版《轨道交通健康发展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写在〈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颁布施行2周年之际》,里面有超多关于地铁的干货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6月28日1号线柯桥段正式开通初期运行
规划与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绍兴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浙江省第三个获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绍兴轨道交通由此从蓝图走向现实。目前,除绍兴地铁1号线支线外,其他均已开通运营。
2022年2月,《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详见文末)得到市政府批复。2035年线网规划搭建以镜湖为中心的放射状骨架网,实现越城、柯桥、上虞、滨海与绍兴城市中心的快速连通。
2023年5月,我市第二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新一期建设规划以镜湖为城市中心,对柯桥、越城、上虞、滨海形成放射状线网,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绍兴三区深度融合,加快镜湖城市核心区发展。
运营管理进入新阶段
2021年6月28日,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初期运营,绍兴正式迈入“地铁时代”。该线路全长20.3公里,设车站10座,与杭州地铁5号线在姑娘桥站采用付费区换乘的模式,与杭州地铁线网“无缝对接”。
2022年4月29日,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初期运营,古城绍兴全面迈入“地铁时代”。该线路全长26.8公里,设车站18座,与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贯通运营。
2023年7月26日,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初期运营,开启绍兴地铁“组网运营、双线换乘”的发展新阶段。该线路全长10.8公里,设车站9座,与绍兴地铁1号线在梅山广场站换乘。
杭绍两市地铁线网“一次购票、一轮安检、一站换乘、一票通行”的模式,开全国地铁运营之先河,快捷便利的地铁出行方式方便了杭绍两地交通出行,也开启了杭绍同城的生活。目前,我市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里程共57.9公里,车站37座,截至2023年11月底,累计客运量6292.78万人次,最高日客流25.65万人次,杭绍之间换乘量占总客流的33%。
“地铁经济”取得新进展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轨道交通与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的完美结合,是轨道交通时代区域内最强大的价值助推器。我市高度重视“地铁经济”的培育,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在有条件的站点或场站就同步推进商业物业项目开发或预留后期开发条件。目前,城北春晓、梅山春晓、城南春晓3个项目已主体完工,芳泉—栖湖TOD开发项目加快前期准备,建成投入运营后能有序拓展轨道交通的城市和产业服务功能,还能进一步培育和稳定轨道交通客流。
梅山春晓项目
目前,市轨道交通集团正积极将这些区域打造成集商业、居住、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社区,为绍兴区域开发注入新理念、提供新契机。
交通配套衔接逐步完善
在站点建设方面,共计新(复)建配套站点55个。其中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新(复)建轨道配套公交站点13个,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段新(复)建配套公交站点24个(其中10个由直停式升级为港湾式),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复)公交站点18个(其中6个升级为无障碍公交站点,打造三网融合示范站点1个)。
在线路优化方面,共计开行接驳公交线路8条,优化常规公交38条,延迟线路末班时间12条,更改配套站名27个。2021年结合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运营,开行接驳微公交线路2条,优化常规公交11条,延迟线路末班时间7条,更改配套公交站名7个;2022年结合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运营,新开地铁接驳专线5条,优化常规公交16条,延迟线路末班时间5条,更改公交站名12个;2023年结合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初期运营,计划新开地铁接驳专线1条、优化常规公交11条、更改公交站名8个。
【新闻+】
2023年7月,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绍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
据规划,2035年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8条线组成,总规模278公里,其中1、2、3、7、8号线为市域快线,4、5号线为地铁线,6号线为低运量线。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林佳萍 刘春宏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