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中国文学的精神故乡” ——访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

2022-09-14 07:50

来源:

“绍兴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来过很多趟绍兴。

“因为鲁迅先生,绍兴乃至浙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精神故乡。”程士庆在出席2022年绍兴市全民阅读盛典时说,特别是他大学毕业后到浙江省文联组联部从事外事工作时,每次有国外的艺术家尤其是作家到浙江来,行程里肯定要有绍兴。“他们到绍兴来寻访鲁迅故里,就是一种朝圣的感觉。”

浙江文学的半壁江山在绍兴

“如果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在浙江,那么,浙江文学的半壁江山就在绍兴。” 程士庆的另一个身份,是正在筹建中的浙江文学馆馆长。

这个观点,正是他在梳理浙江文学史的过程中得出的。“早在古代,浙江文学就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这其中就有不少绍兴人的贡献。中国的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是绍兴人。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很多人是作为书法的角度来欣赏的,其实这更是一个很好的文学作品。还有陆游、王冕等,都是绍兴古代文学家中的杰出代表。来到近现代,更因为有绍兴人蔡元培,他作为北大校长,当时带动了一大批浙江文人学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还有朱自清,祖籍也是绍兴。”程士庆透露,浙江文学馆的开馆时间已经初步定在了明年9月25日,这一天正是鲁迅先生诞辰122周年的日子。

“鲁迅,不仅是绍兴文学的‘金名片’,更是浙江文学的‘金名片’,我们要打好这张‘金名片’。”程士庆说,这样的决定,实际上就是向以鲁迅为代表的浙江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致敬。同时,浙江文学馆开馆以后,也会就如何围绕鲁迅,展开一系列的工作。

“前段时间,我遇到过鲁迅先生长孙周令飞先生,他问我‘全国有六个鲁迅纪念馆,浙江文学馆如果想展现鲁迅的话,有什么独特的角度?’这个问题当时把我问住了。”程士庆说,后来经过深思熟虑,他给出了一个答案:“我们要着重展示的是:鲁迅的世界与世界的鲁迅。”

为什么要这样展现呢?“鲁迅的世界,就是鲁迅作品里的浙江元素,因为鲁迅很多作品里留下了许多浙江的元素,如《故乡》《孔乙己》等这些作品里,都有着浓浓的绍兴味道。世界的鲁迅,代表的则是鲁迅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预示着中国文学要走出去,中国文化要‘出海’。” 程士庆这样解释,而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周令飞的认可。

“文学浙军”要在高原铸高峰

前段时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浙江作家艾伟、钟求是、陈人杰分别获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诗歌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军旅作家丁晓平的《红船启航》获报告文学奖。

得知这个消息时,程士庆特别高兴,因为“这是浙江文学的一次大丰收”。“国内知名的几个文学大奖,都是以浙江的文学名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茅盾文学奖、夏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这也让浙江人对这些文学大奖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会更期待浙江作家的成绩。”程士庆认为,这次鲁迅文学奖的“大丰收”,也是对浙江人的关注的一次回应。特别是艾伟、钟求是这一次在中篇和短篇小说奖项上的突破,对浙江文学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在历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名单中,浙江作家在诗歌、报告文学、评论、散文杂文等方面都不乏斩获,但在小说方面,只有黄咏梅拿了上一届的短篇小说奖,而小说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门类。

但与此同时,他也清醒地看到,与现代文学时期相比,当代“文学浙军”还缺乏鲁迅、茅盾这样的高峰和主将。尤其在小说创作方面,“浙军”还没有形成集团军式的规模气势,没有形成井喷式喷发状态。在程士庆看来,“文学浙军”如果想要名副其实,依然任重道远,要继续努力,在跃上“高原”后还要铸就“高峰”。

“未来,浙江文学院和浙江文学馆将发挥一体两翼的功用,一方面通过浙江文学馆平台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即‘引进来’。另一方面发挥浙江文学院服务全体作家的正常功能,把更多的浙江优秀作家‘推出去’。”程士庆说,浙江文学院有一个青年作家培养工程“新荷计划”,已经用10年时间纳入了400多位青年作家进行入库追踪。接下来,他们还要对标几大国家级文学奖,制定一个属于新时代文学浙军的登顶助推计划,设立名家工作室,实施驻馆作家和客座研究员制度,加强与全国性文学名刊名社的深度合作,希望能让浙江的当代文学创作走向繁荣,直至铸就“高峰”。

“前段时间,我来过一次绍兴,为绍兴正在筹建中的鲁迅文学奖博物馆而来,希望这个馆将来可以与浙江文学馆形成互动。”程士庆说,他非常期待这个博物馆能早日建成。在他看来,这个鲁迅文学奖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绍兴的文学馆,展示绍兴文学辉煌历史的一个平台。“绍兴就是我心目中的文学之城。如今,在这个文学之城的桂冠上,又将增加一颗耀眼的明珠。”

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标配”

在出任浙江文学院院长、浙江文学馆馆长之前,程士庆是花城出版社总编辑。在他的手里,推出过不少浙江作家的作品,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比如诸暨籍作家海飞的《惊蛰》,出版后入围了2017年度“中国好书”年度榜,还被评为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之一;还有他主导策划推出宁波作家鲁引弓的《小欢喜》《小舍得》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绍兴作家的创作实力还是很强的,像海飞,他是横跨影视和纯文学的双栖作家。再比如绍兴市作协主席斯继东,他的短篇小说《禁指》获得过郁达夫小说奖,可谓是绍兴入选“新荷作家”的突出代表。还有我原来办少儿报刊时结识的儿童文学作家谢方儿,等等。”程士庆说。

那么,作为出版界有名的“金牌推手”,程士庆是怎样看待阅读这件事的呢?“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标配。”程士庆说,他有几万册藏书,每次搬家,搬得最多的就是书,现在他杭州和广州的几处家居内,都是满满当当的书。2015年他调离浙江去广东工作,当时到他办公室搬家的师傅还“取笑”他,说他怎么没有啥贵重物品,尽是书。“其实,在我心里,书从来都是最贵重的物品。小时候,一进入图书馆,我很快就能安静下来。那时我在北方生活,我父母工厂里有一个图书室,父母没时间管我,就把我放在那里。我想,我对书的眷恋,可能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如今,尽管工作很忙,程士庆依然会每天坚持看书。“至少每天坚持睡前10分钟的阅读。”他说,他特别喜欢像郁达夫笔下那样的一种自述体的文字。俄罗斯作家蒲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曾是他的枕边书。还有像茨威格、罗曼·罗兰和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是他喜欢的类型。“我可能比较喜欢的就是从自我出发,对心灵的深度发掘。”当然,他现在更喜欢读历史书尤其是回忆录,他甚至到处搜罗齐了全国各地政协系统出的文史丛书。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徐霞鸿 文 黄 霄 摄 编辑:周琦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