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上,上虞区中华孝德园“舜耕群雕”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以“虞舜之‘旅’、华服呈‘迹’”为主题的时尚文化汇展发布会在这里举行,六大景区导览文化服饰发布夺人眼球。
这批景区导览文化服饰由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学生结合上虞风情精心设计,致力于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其中,中华孝德园导览系列——霓于华经,灵感来源于“孝”文化和“舜耕群雕”;东山景区导览系列——构于染袍,灵感来源于东山自然风光;瓷源文化小镇导览系列——妙趣于逸,灵感来源于瓷器纹样和釉彩颜色。
年初以来,上虞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跻身省级旅游度假区前十强”总目标,以融入“浙东唐诗之路”为重点,高标准、系统化集聚、整合、串联、提升曹娥江流域和虞南地区旅游资源,加快形成“一路一湖两镇”发展格局,高质量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复评。
服装秀。
中华孝德园-大舜像。
编制“大规划” 莫让梯子架错墙
在空间版图上观察,上虞是一方休闲宝地。
虞北是一马平川的虞绍平原,北望杭州湾,波涛拍岸。虞南是山峦起伏的四明山麓,四季仙果飘香。
近年来,随着“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的打响,上虞全域旅游在长三角日渐显山露水,引人瞩目。面对全域旅游进入规、招、投、建、运、销一体化推进的新时代,上虞旅游要实现“小旅游”到“大旅游”转变,必须做到“三聚”,即聚人、聚产、聚财。
今年初,上虞区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精心编制《上虞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新的规划,一方面对接国家、省市文旅发展谋划,另一方面凸显上虞自身特色,奋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上虞样板、大运河文化带的上虞样板、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创新的上虞样板、全域旅游的上虞样板。
皂李湖景区。
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围绕“一体两翼三大走廊”来实施。“一体”即曹娥江休闲旅游发展主轴;“两翼”就是曹娥江东岸的皂李湖-祝家庄区块和东山区块,西岸的孝德文化小镇和瓷源文化小镇区块;三大走廊即东北文化旅游走廊,由盖北葡萄、驿亭杨梅、春晖文化等构成;东南山水原乡走廊,由梁湖、丰惠至陈溪、岭南构成;西南隐逸休闲走廊,由东五里牌至长塘、汤浦、章镇等构成。
这个构想将引领上虞全域旅游实现“惊人一跃”。上虞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发祥地,境内的大舜庙、曹娥庙、东山、称山等名胜曾吸引唐代及以后的诗人们踏上浙东唐诗之路寻访东山再起的心灵慰藉、虞舜圣人的熏风解愠和孝女曹娥的昭昭孝行。新的规划锁定虞南各乡镇差异化发展:岭南乡重点发展民宿集群,丁宅乡重点发展四季仙果,下管镇争当运动科技小镇等。
沐格山居民宿外景。
与之相配套,2020年全域旅游专项资金支配使用3.3亿元,下管镇、长塘镇、陈溪乡、岭南乡等重点旅游乡镇均配套3000万元以上用于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全域旅游环线串联与优化、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等方面。按照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上虞区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修订版)》,区级层面将统筹安排更多的全域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全区全域旅游发展。
瞄准“大项目” 谋求大发展实现大突破
总投资53.4亿元的“英台故里·春风蝶语”乡村版度假型未来社区项目开工后有了实质性进展;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投资5亿元的上虞书城项目开始打桩;列入浙江“4+1”重大项目建设年度实施计划的东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开业……年初以来,不少有分量的文旅项目纷纷加盟曹娥江旅游度假区。
2021年开年以来,度假区招商引资工作火力全开,度假区从事招商工作的党员干部更是一马当先,穿梭在各大城市,频频与客商洽谈,其中不乏融创、华侨城等国内顶尖投资商。
新的一年,度假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以商招商,推进皂李湖-祝家庄重大文旅项目签约落地;突出以情招商,在做实“迎虞商、回故乡、建家乡”这篇文章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突出以诚招商,加强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领易咨询、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等大平台合作,推动招商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推进“大建设” 跑出上虞“加速度”
入夏以来,每当夜幕降临,生活在“一江两岸”的市民,便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曹娥江滨水绿道消夏休闲。
总投资近亿元的曹娥江滨水绿道一期工程,由一东一西两条绿道组成,全长12公里。东边的绿道从铁路桥至三环路,西边的绿道从铁路桥至下朱山村。工程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
曹娥江滨水绿道项目跑出了上虞“加速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度假区列入国有建设投资实施类项目共15个,其中续建11个,新建4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1.28亿元。总投资50亿元以上孝德文化小镇无疑是“重头戏”,小镇以打造古今辉映、水城共荣、产业兴旺的孝德文化新高地为总目标,目前,上虞博物馆异地新建工程已经结顶,曹娥庙历史街区、浙东运河(曹娥段)已启动建设。
位于上浦镇大善小坞村的总投资7亿元的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从2017年一期开始动建。其中,一期国际陶艺中心已成为研学游的一方热土;二期美术馆和白明大师工作室主体结构已于近期完成,施工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粉刷外墙,顾少波越窑青瓷基地、古越轩、越青堂等艺术家工坊已投入运营。三期陶瓷高等研究院、综合广场、研学旅行项目正在建设中,致力于打造传承青瓷历史文化与展示现代国际陶艺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
发展“大旅游” 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成功跻身我省旅游“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单位。这一项目规划面积26公顷、总投资1.28亿元,一期于2019年1月开园。公园内坐拥凤凰山窑址、禁山窑址、尼姑婆山窑址等考古发掘遗存,累计已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
风情街夜市。
今年,上虞计划投资2.89亿元,排出114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做好中华孝徳园、东山景区等的修缮与提升;萃取孝徳、梁祝、东山、青瓷等文化元素,开发“曹娥江畔的故事”系列文创产品,研发更多伴手礼产品;打造“风情街夜市”2.0版和“云上风情街”,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优化游客体验……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上虞区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开工项目58个,实际完成投资0.89亿元。作为景区“微改造、精提升”主力军,上虞区文旅集团的党员干部铆足干劲,着力于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和优化游客体验,促进旅游消费。上虞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将通过全力实施精致体验、精良设施、精美环境、精心服务、精细运营‘五精工程’,努力将上虞打造成为大花园大景区。
这是上虞发展“大旅游”,争当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个缩影。上虞区围绕“一区两岸四美”,聚焦“省级旅游度假区+曹娥江两岸+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空间形态,引领全域旅游核心区建设,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带动全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做好“美容师”,出台《共同富裕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串珠成链、共同富裕、引领示范”,打造一批具有上虞辨识度、有引领带动力的“锦绣虞村”;争当“民宿主”, 围绕“激活闲置农房,盘活农村资产”这一主线,对全区闲置农房实施激活改造计划,引导有条件的景区村进行农房收储。目前,全区已累计激活闲置农房3535幢,引进366个闲置农房激活项目,带动农户年增收4862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101万元。
与此同时,度假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虞舜、春晖、梁祝、东山、青瓷、唐诗等地域文化,按照“文旅融合、见形见物、三年见效、全国知名”要求,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下一步,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将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推动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快将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奋力打造全域旅游的上虞样板。
图片由上虞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供稿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小东 范文忠 编辑: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