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全球三把伞,一把崧厦造。
被誉为“中国伞城”的上虞区崧厦街道,拥有1400余家制伞企业、18个伞业专业村,年产各类成品伞6亿把以上,伞业产值超百亿元,成为了崧厦人民名副其实的“致富伞”。
伞艺小镇
伞艺小镇创建提速,伞业转型升级提质,“双创”环境提优……如今,崧厦街道通过“三提”等驶入了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要全力打造全球伞业的智造高地、产城融合的核心区和文明宜居的幸福城区。”崧厦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松信心满满地说。
伞艺小镇创建提速
“2019年伞艺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第四批培育对象,去年伞艺小镇获年度考核良好,列入省第六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我们的目标是,到明年成功创建。”经超炯开门见山地说。
经超炯是崧厦街道伞艺小镇创建办的负责人。“我们有个伞艺小镇创建三年计划,预计三年完成50.56亿元的投入,其中去年投资10.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2.97亿元,伞艺小镇创建正在提速。”经超炯说。
伞艺小镇位于上虞区崧厦街道,在宁波、杭州1小时都市圈,上海2小时都市圈内,区位优势突出。小镇选址于长海公路两侧,南侧紧靠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北至世纪大道,东至粮争路,西至盖沥河。总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平方公里。小镇沿长海大道形成了中部城、南北产业园的带状形态,为确保产业支撑强劲、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且不涉及大面积土地调规,确定了规划红线范围。
2020年1月,上虞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旅游业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伞艺小镇3A景区创建也进入重要机遇期。截至目前,伞艺小镇3A景区已完成总体设计方案,伞文化展示馆完成图审、供地等程序,进入预算阶段,伞文化艺术村进入技术交底阶段,伞文化公园项目已完成80%。
伞企林立
为实现“智创伞城,纳才天下”的目标愿景,借力“中国伞城”品牌优势,以伞业提质为核心,力争将伞艺小镇打造成“全球伞业智造中心、全球伞业文创中心、全球伞业旅游目的地”。秉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规划形成“一核两轴、四心四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一核”是指小镇客厅发展核,目前已完成小镇客厅的基本功能覆盖与布展;两轴即伞艺智造融合轴、伞艺产业服务轴;“四心”贯穿小镇南北,分别为伞艺智造中心、伞艺科创中心、伞艺展销中心和伞业提升中心;“四片区”为伞件制造科创区、伞艺创意孵化区、展销综合服务区和伞艺产业示范区。
小镇特色产业基础扎实,品牌集聚明显,创新氛围浓厚,行业交流活跃。小镇内已集聚了友谊菲诺、天玮雨具等多家龙头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品牌12个,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2项,纳米伞、文艺伞、环保伞等新型伞品不断涌现。政府层面通过外引内育、举办节会等多种渠道,鼓励伞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加快推动伞业产业国际化。
2020年,崧厦街道探索实行“1+3+5”模式,即1个主导思想:在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双循环互促背景下,推动崧厦制造向崧厦品牌转型;转型路径3个化:品牌化、高端化、数字化;5个具体抓手:平台、品牌、渠道、标准、政策。伞艺小镇被评为2020年绍兴市服务小微企业成长“优秀平台”;伞艺小微企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小微企业园,加快数字化管理,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编写“崧厦·中国伞业指数”;邀请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为小镇设计中国伞城VI视觉形象,并与小镇伞企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座谈。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伞业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针对产业链瓶颈和发展空间瓶颈,在现有伞具加工、组装的基础上,崧厦将伞业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形成前端有原材料、工艺技术、创意设计,后端涵盖质检、展示、公益、销售、质保的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工业设计、文化旅游、总部服务四类新业态。
伞业转型升级提质
一边是主播坐在镜头前卖力吆喝,一边是美工、客服人员等忙碌地拍摄产品照片,处理全国各地“飞”来的订单……脱胎于家庭作坊的浙江妃儿雨具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直播行业的“弄潮儿”,电商年销售各类晴雨伞200万把以上,营业额超5000万元。“我们的电商团队已经正式入驻伞艺小微企业园,加快向精细化运营转变。”总经理吕钢锋介绍,从4月份开始,公司将对新办公区域进行装修。
与“妃儿雨具”同期入驻伞艺小微企业园的,还有友谊菲诺、恒洋伞业、皓梵(绍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沐彩旅游用品等企业的电商团队。根据崧厦街道相关优惠政策,这些企业都将获得3个月免租期及一次性装修补助。
崧厦集镇面貌
去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部分线下市场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崧厦伞业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外贸订单遇冷等问题凸显。快速摆脱疫情影响,恢复生产,重振经济,成了政府、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之一。
从传统的线下销售,到“线上+线下”全域营销,是崧厦伞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突围”方式之一。电商直播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爆的互联网新模式,获得了很高人气。崧厦街道积极鼓励企业推进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相融合营销方式的变革,培育发展直播企业主体,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春节后第一天,省委就专题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今年也是全区数字改革提速年,我们将深入学习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主动更新理念思维,聚焦党政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改革等重点,在基层整体智治上探新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上开新篇,努力为全区数字化改革贡献更多力量。”崧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街道将进一步坚定转型路径,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聚焦数字赋能,加大产业数字化改造力度,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伞艺小镇是崧厦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去年,总投资2.7亿元的伞艺小微企业园建成投用。今年,街道致力于高质量抓好伞艺小微企业园建设运营,集聚培育一批成长型、创新型的小微企业,集聚品牌、设计、渠道、标准等各方面资源要素。
促进入园企业走数字化、品牌化、高端化道路,成为了格外引人注目的措施。
为推动伞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伞艺小微企业园转型升级平台作用,街道出台了加快推进伞艺小微企业园投用的暂行办法,大力引进符合伞业产业链的电商类企业,以及从事伞业相关的营销推广、网店运营、摄影摄像、设计美工、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类企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电商类企业、服务类企业以及效率类企业、龙头类企业的入园标准和入园支持措施。“如电商类企业,我们要求有一年以上的电商运营经验,拥有自主品牌、自有团队、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并提供后台数据作为线上销售依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崧厦街道正在积极对接更多专业电商项目,一方面发挥现有电商企业产业集聚带动效应,一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引进一批知名电商平台企业,让电商经济成为拉动崧厦伞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之一。
加快双创环境提优
绍兴全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仿真皮肤”能使全智能化机器人从头到脚与人互动;绍兴纳晶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助力芯片中国造;绍兴智源液压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液压机能让打桩机等大型机械变得很“聪明”……地处崧厦街道聚贤路的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园内已入驻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高。
崧厦街道内五甲村
“截至目前,新动能创投产业园已入驻企业9家,涉及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行业。”产业园负责人王浩霁说,去年园区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今年预计可翻几番,其中一家有望冲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是崧厦街道“优批双创”环境的一个缩影。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所在位置原先是一家年销售2000万元左右的印染企业,近年来经营乏力。产业园执行董事朱明力介绍,2019年初,与杭州枫惠六和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后,总投资5000万元的园区开始建设。“我们看中的是上虞上市公司多、龙头企业密集、内生动力足。”王浩霁说。
去年6月18日,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开园,并采用“孵化器+产业园+基金”多维度模式进行管理,一开始便吸引了不少好项目。“我们并不是什么项目都要,而是设置了较高的落户门槛。”王浩霁介绍,园区项目引进遵从“三个必须”:行业必须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技术必须是国内乃至国际领先,人才必须在行业内顶尖。
“全辉智能”是落户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的首家企业,公司总经理肖全先前在深圳创业,上虞新动能产业园的好政策、好氛围、好方向吸引他来到这里。“这个产品包含了我们核心的柔性线路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肖全拿出一块薄薄的触控板自豪地说,“柔性线路板在手机等通讯设备上已广泛应用,但在小家电产品上应用较少。我非常看好上虞的小家电产业,这次提前布局,就是为了能站上家庭物联网的风口。”
近日,杭州枫惠六和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还与一旁的另一家漂染企业签订合同,迈上新动能产业园创投“扩容”新征程。“最近又有3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合同。”王浩霁笑着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