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里,“洽洽瓜子”“有友凤爪”“绝味鸭脖”“甘源青豆”等众多食品类企业纷纷上市,并成为2020年股市中的一大牛股基地。2020年10月12日,以做早餐馒头和面点为主的“巴比食品”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20年12月28日,开遍菜市场、小区附近的“一鸣真鲜奶吧”(上市股票名为“一鸣食品”)成功登陆沪市主板;2021年1月6日,以做豆腐等豆制品为主业的“祖名股份”在深交所敲钟上市……
在绍兴,也有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包子品牌,一个是绍兴老台门汤包,一个是嵊州小笼包,它们是否在行业发展中错过了与资本市场握手的节点?将来还有可能借用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吗?
同是“包子大王”
“老台门”“身价”为何落后了?
2002年,安徽人陈庆松在绍兴市越城区东街菜场边开出了第一家“中国汤包王”,开店第一年,他赚了30多万元,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接下来的四五年里,“中国汤包王”在绍兴连续开出了50多家加盟店,生意都很不错。
2006年10月,陈庆松的公司成功注册了“老台门”商标,并大力发展加盟商。仅仅几个月时间,“老台门”的门店数量在绍兴就有90余家,全国范围内超过250家。一家“老台门”汤包店每天能卖1000只包子,单店每月的净利润最多可高达3万元,最少的也有近万元。
喝到加盟经营“头口水”的“老台门”,现今如何呢?记者联系了绍兴市老台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先生。他告诉记者,目前“老台门”在全国有加盟店6000余家,直营店20余家,除了主打产品汤包,还有干菜饼等面食点心、馅料以及粥品。
记者了解到,“巴比食品”的创办人是同为安徽人的刘会平,2000年在上海创立“刘师傅大包”包子馒头店。2003年,“刘师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馒头”。目前,该公司旗下产品涵盖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近百种。“巴比食品”和“老台门”,创业过程、产品定位都非常相似。
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查到,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48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10年。绍兴市老台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50万人民币,成立于2007年。同样以做包子馒头起家的两位安徽人,目前的公司规模、市值差距已是鸿沟一样的存在。“巴比食品”的上市又几何级地拉开了差距。去年10月12日上市后,按照“巴比食品”当前100亿元的市值估算,刘会平夫妇的身家已经超过55亿元。
尽管如此,绍兴市老台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上市只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老台门”只想把包子和早餐的品质做好,让更多人能吃到绍兴老台门汤包。
百亿经济效益的“嵊州小吃”
由富民向强市转变
说起以嵊州小笼包为代表的“嵊州小吃”,绍兴人都特别熟悉。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嵊州人就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支起路边摊卖嵊州小吃。在嵊州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现在,在浙江省内街头巷尾的嵊州小吃店随处可见,卖的是嵊州小笼包、鸡蛋烤饺、豆腐年糕等地方特色小吃。据嵊州小吃协会会长李康义统计,在外做小吃的嵊州人,1996年有1万多人,2002年在3万人以上,从业人员一直在增长。
根据相关调查及大数据综合推算,近年来嵊州市小吃从业人员8万余人,门店3万余家,年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
这么大产值的“嵊州小吃”,如何在全国小吃产业脱颖而出?“嵊州小吃”有可能上市吗?
“8万经营者,大多还是个体户,现代企业并不多,一些做嵊州小吃的现代企业,也只是刚起步,无论是管理还是规模,都还在摸索中。”嵊州市商务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嵊州小吃”面临的知名度不高、标准化程度低、规模效应低等问题,近两年来,嵊州市政府出资做了统一标识,并出补贴推广应用,通过各种活动推介“嵊州小吃”,大大提高了嵊州小吃在全国的知名度,让全国各地的经营者直接受益。
该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嵊州小吃产业发展,构建了“政府+协会+企业”的推进机制,正大力推进小吃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由路边小店向现代企业管理升级,实现由富民经济向强市经济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9家嵊州小吃速冻生产企业。
专家解读:上市不简单
“巴比”“一鸣”“祖名”等纷纷上市,“绍兴老台门”“嵊州小笼包”等错过良机了吗?绍兴文理学院越商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李生校表示,一家公司想要上市,要求是很高的,在他看来,“绍兴老台门”“嵊州小吃”目前都不具备上市的条件。
李生校告诉记者,不同的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上市有不同的条件,一般来讲,首先要求企业有规模,第二要求企业有良好利润,第三利润要能持续增长,第四企业必须有自己核心能力。公司想要上市,主板、科创板、中小板、创业板对利润要求不一样,但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股票已公开发行;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额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司发行股份的总额的比例为15%;公司在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他感觉,从以上几点来看,“绍兴老台门”明显没有这样的规模、利润;“嵊州小吃”有8万多经营者,虽然年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但产值和利润没有办法纳入一个经营主体,而目前“嵊州小吃”的经营主体中,还找不到一个从规模和利润都能满足股票上市条件的公司。
在李生校看来,“嵊州小吃”如果想上市,也可以从8万多经营者中寻找或培养这样一个经营主体,也许在将来,从经营规模、利润等方面有可能满足上市条件,这需要时间酝酿,同时也需要有资金、技术、经营能力等多方面综合条件发酵。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殷俊 编辑:金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