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恒信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扎根城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以支农支小、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积极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着力打造“服务一流、效益一流、质量一流”的精品银行,用实际行动彰显金融价值,展现金融担当。
下好全域一盘棋,助力美丽乡村“大花园”
该行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即一是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作用,组织金融特派员、联络员进村入户开展“五个一”工程,一张网格规划图,一组服务公示牌,一堂金融夜课,一张普惠进度表,一本乡村振兴指导手册。二是发挥政银跨界合作双向赋能作用。该行联合区委组织部、农村农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等部门,在辖区的394个村(居)开展党建联盟“红色互动”契约化合作,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大党建格局,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金融政策全面覆盖、深度融入。
该行以“主办行”身份全面融入辖区乡村振兴,截至目前,累计向16个镇(街)综合授信147亿元,向394个村(居)综合授信70亿元,累计建档37万户,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1亿元,为当地乡村振兴项目提供资金3亿元。从而有效地助力美丽乡村“大花园”建设。全区域已打造美丽庭院7000多户,全面完成1104个农村公厕改造提升,203个村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96.67%。与此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建设规划,109个村建成市级五星达标村,6个全国文明村、11个省级精品村、29个市级精品村。
该行积极推进“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建设,全面建成富盛镇的马拉松景观带和“鲁迅外婆家的醉美童年路”美丽景观带,使“盆景”变为风景。
打好防疫组合拳,助力复工复产“突围战”
疫情初始,绍兴恒信农商银行本着“多管齐下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践行金融责任担当”的宗旨,第一时间成立抗疫领导班子,针对疫情造成的大量中小微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周期被打乱、资金回收变慢、周转期限变长,直接导致贷款不能还款付息,流动资金断裂等困难,该行出台多项助企纾困政策,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并积极运用无还本续贷工具,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累计为8.84亿元贷款办理延期、无还本续贷或展期。
该行单例抗疫专项资金规模,统筹安排2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信贷资金,充分运用央行再贷款政策,推出“战疫复工复产贴息贷”“小额普惠再贷款”等产品,已累计发放抗疫复工复产贷款38.44亿元,惠及小微企业2184家。对因疫情影响产生逾期的企业贷款,适当减免逾期利息、罚息和违约金。主动减免汇款业务、收单业务、ATM跨行取现等手续费用,累计减免利息和手续费1739.62万元。与此,他们还结合实际修订贷款尽职免责实施办法,明确27条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和免责流程,营造“敢贷、愿贷、能贷”良好氛围。该行以“百行进万企”活动为抓手,开展下沉式服务,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5500余户,完成调查问卷2889份,帮助解决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和经营中碰到的资金、转贷、业务联系、原料采购、招工等到方面的具体问题3000多项。从而有效地助力小微企业打好复工复产“突围战”。
创新产品破难题,助力优化服务“大提升”
绍兴恒信农商银行始终把以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金融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使其服务真正贴近实际,走深走实。如聚焦农房改造推出“农宅贷”;聚焦“三权”抵质押,推出“林权抵押贷”“农房抵押贷”“农村集体股权质押贷”;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和产业化升级,推出“公司+合作+农户”链贷通融资模式;聚焦农村青年发展个体经济,推出“越青贷”“青年创业贷款”;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推出“税银贷”“物业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多个信贷产品;聚焦便捷融资方式,推出“浙里贷”线上贷款,推广丰收互联APP线上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以农村集体股权质押方式授信农户6891户、授信金额7.43亿元;通过线上渠道办理贷款8797笔,金额 94803万元,通过线上服务,已有5000多人次实现“零次跑”。
绍兴恒信农商银行积极打造“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加大丰收驿站建设,为本土优质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融资、结算、销售一体化服务,目前已建设丰收驿站81家,交易笔数26.8万笔、交易金额29865万元。通过加强政银合作,全面助力“最多跑一次”,支持14项社保业务、居住证、工商业务等网点代办,至目前已办理社保卡 13万张,居住证3.7万张,代办企业营业执照等工商业务867笔。有效夯实了普惠金融工作基础,实现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双赢。
作者:通讯员 王张荣 沈淑萍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