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花香沁人田园美 绘就乡村锦绣图 ——“花香漓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综述

2020-07-10 15:29

来源:越牛新闻

核心提示

夏日的柯桥区漓渚镇,绿意盎然。千亩花市里,绿得发亮的绿萝、叶片肥厚的橡皮树,满溢着绿的色彩;千亩花苑里,宋梅、绿云等春兰名品吐露新芽,摇曳出绿的雅韵;千亩花田里,小番茄、黄瓜等挂满枝头,蓬勃着绿的生机……花香漓渚处处散发着别样夏日魅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当年8月,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5个田园综合体试点单位之一。

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千亩花田

2017年以来,漓渚镇坚守绿水青山生态底色,依托花卉产业特色,以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按照“顶层设计、合力推进;搭建平台、做强农业;全域提升、美丽乡村;村镇联动、城乡一体;党建引领、推进落实;集成创新、富裕农民 ”的工作思路,大胆实践探索,大力实施“三个千亩”计划。经过近3年的建设,如今,漓渚农村面貌脱胎换骨,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花木集群看漓渚”“国兰文化看漓渚”“全域美丽看漓渚”三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千亩花市、千亩花苑、千亩花田,以花为媒,做足花经济、花文化、花产业等文章,全域联动的“花香漓渚”正创造着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浙江样板”,描绘出乡村振兴的锦绣图景

千亩花市培育国家级综合花卉市场

这几天,在漓渚镇千亩花市二期的绍兴花市精品盆景园内,美人茶、罗汉松等各色造型盆景绿得葱翠,惹人喜爱。花市二期内,三角梅、月季等花卉艳丽妖娆,多肉植物形态奇特,受到消费者青睐。

良好市场环境是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专业市场的建设不仅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也助推贸易、流通等行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

漓渚镇是中国花木之乡,花木特色经济较发达,花木产业是一大拳头产业全镇现有6个花卉专业村、4万余亩花木基地、10多个信息服务社和花卉专业合作社组织、250多家花卉企业、10多家国家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形成绿化苗木、盆景树桩、造型苗木、名优兰花等8大系列2900多个品种的花木产业链,苗木种植与外出苗木销售、绿化工程承包产业联动,花木远销全国各地。漓渚花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地方性专业花卉市场。

花市鲜花俏销

在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漓渚镇以九板桥村为核心,辐射带动红星村、棠一村实施“千亩花市”立业行动。以镇村为主体,引入区供销社(区农合联)、区旅发集团等国资单位和企业共同参与,成立绍兴柯桥田园综合体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土地流转,盘活土地生产要素,优化农业经营体系,致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建设集展示展销、观光博览、电子商务、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宜业宜游综合性花市,向国家级综合花卉市场迈进

对标提质,推进市场改造升级,老树新发芽。2018年4月,一期占地60亩的漓渚花市启动建设,除了保留传统的工程苗木区,还建设花卉绿植区、盆景艺术区、花木博览区、物流园区等,配套建设停车场等公共设施。2018年9月,绿色为主基调的联棚基地建成,23户老经营户搬迁,花市一期投入试运营。如今,花市一期月平均销售额达120万元

鼓励漓渚在外的“花商回归”,推动现代花卉产业集聚建设。2018年9月,占地100亩的千亩花市二期投入施工。在积极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漓渚启动“花商回归”计划,通过与花卉协会紧密合作,开展政府+公司+协会的招商模式,吸引北上广投资商、商会会员、乡贤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等参与试点建设。2019年7月,花市二期投入试运营,吸引新注册园林花木类公司或个体工商户109家,注册资本合计2.2亿元,其中最大一家注册资本为2888万元。

千亩花市盆景精品区

新市场的建设、新客商的引入,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为花木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千亩花市激活美丽经济,精品花卉与普通花卉零售与批发多种模式发展,提升了漓渚花木价值链,延长了漓渚花木产业链。

千亩花苑打响国家级名优春兰品牌

在漓渚镇棠二村,千亩花苑连片大棚里,控温、通风和保湿设备让温度及湿度保持恒定,上万盆兰花排列其间,一片葱郁……“兰四代”叶权正在兰花大棚内进行网络直播销售,熟练地向消费者介绍“大富贵”“宋梅”“集园”等传统春兰名品品种及养护要点,把一盆盆漓渚春兰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千亩花苑智能兰花大棚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花香漓渚,兰为翘楚。漓渚镇是中国春兰故乡,有着“自古兰花出绍兴,绍兴兰花在漓渚”的美誉。漓渚有兰花基地1000多亩,名贵兰花品种上千个,专业养兰大户近百家,兰花远销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连续10多年举办的兰花节打响了漓渚兰文化品牌。

2019年华东地区兰花博览会

在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漓渚镇依托兰花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兰花产业转型升级,以“千亩花苑”为平台优化农业生产体系,打造国家级春兰集聚区,打响名优春兰品牌。

“千亩花苑”以棠二村为核心区块推进兰花产业集聚,建设集兰花培育、花卉展销、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花卉种植产业基地,同时引进人才开发精品兰花新品种,与专业机构合作推广绍兴兰文化及兰花收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效益。目前,“千亩花苑”已完成土地流转600余亩,并借助省兰博会,面向华东六省一市召开“千亩花苑”招商推介会,吸引杭州、上海、宁波等地300多户种兰大户入驻,吸引社会投资约5亿元。

2019年浙江省蕙兰博览会

不仅如此,漓渚镇政府还鼓励兰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走品牌化、规模化的现代兰花发展之路,改变以往小规模靠经验育兰的模式。国兰家庭农场童水标等兰农通过科技育兰,年销售兰花20多万盆。鼓励推广科学管护育兰技术,与省市农科院专家、技术人员对接,指导兰农提高兰花的发芽率和成苗率,组织兰农学习考察广东、福建等地的科技育兰先进技术与经验,扶持当地兰农建起智慧温室兰花大棚。目前已建成220亩兰花温室大棚,加快了兰花的培育周期和流通周转,较传统培育模式提高收益80%。同时,建设兰花数字工厂,通过绍兴渚山彩云涧兰花有限公司引进专业技术设备和人才,进行科技育兰,开展组织培养,不断繁育出新品、佳品兰花,不断提高兰花产量,让科技推动传统兰花产业实现新发展。

柯小微直播售兰

“通过‘千亩花苑’建设,改变了过去小打小闹、低效低档的种植局面,做大精品花木、高端花木产业,提高了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并使漓渚农业朝着高效农业和科技农业加速发展。”漓渚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不懈努力,兰花博览会实现从地方展会到全国展会的跨越,去年9月,经中国花卉协会批准,中国(绍兴·柯桥)首届春兰节落户柯桥,绍兴也成为中国春兰节的永久举办地,进一步打响了漓渚的国家级春兰品牌

千亩花田描摹国家级幸福生活样本

在漓渚镇棠棣村智慧农业大棚内,小番茄、迷你黄瓜、小西瓜挂满了枝头,果香四溢。在棠棣村兰文化馆内,棠棣村独有的印记胸针、丝巾、帆布袋等各色精美文创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每到周末,前来棠棣村观光、采摘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

田园综合体是盘活乡村资源、富裕农民生活、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是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漓渚镇秉承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的根本理念,以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棠棣村为核心,辐射六峰村、棠二村、九板桥村、棠一村等周边乡村,开展“千亩花田”建设,积极打造幸福生活样本。

千亩花田游客多

在棠棣村、六峰村科学布局,根据不同季节种植彩色水稻等有观赏价值的粮食作物和向日葵等有经济收益的经济作物,同时间种鲜花,营造土地常绿、四季花开的美丽田园,使千亩花市、千亩花苑、千亩花田与田园综合体内美丽村庄、民宿等一起发展,打造成为赏花赏景、摄影交友、休闲游玩的新场所。2018年以来,已开辟花海619亩,通过土地整理、花田轮番种植,将过去普通的种植场所打造成了四季常青的花文化农业旅游胜地,并引入“棠棣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成为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兴农业园区

补齐美丽生活短板,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绘就全域美丽画卷。在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漓渚镇以花田为特色,结合“五星3A”创建,实现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建设齐步走,按照“全省顶尖、全国一流”的定位持续升级棠棣村,通过花满棠棣精品线示范、三村融合特色村组团发展以及后进村强力推进,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点上打造向面上全域提升转型。

千亩花市航拍

花香漓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在振兴产业的同时,大大推进了漓渚镇的全域美丽和基层治理。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内的6个行政村,不仅民风朴实、社会和谐,村景也是宛如庄园,涌现了1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棠棣村)、4个省3A级景区村(棠棣村、六峰村、棠二村、九板桥村)、1个省2A级景区村(棠一村)和1个省A级景区村(红星村)。6个村连景成片,村庄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变盆景为风景,实现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景区,推动全域美丽发展。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链,全域旅游业蓬勃发展。去年,漓渚镇游客数量翻倍增长,突破20万人次。

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区位和项目分布图

连着乡村的美丽和活力,承载都市人的世外桃源和田园梦想,花香漓渚坚持以“生态为底、农业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径、旅游为擎、富民为本”,正奏响乡村振兴新序曲。

作者:越牛新闻 统筹 阮宝夫 撰文 潘琼英 摄影 何 雯 编辑:杨旭晓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