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越牛新闻”客户端发布了“青甸湖小区一天清理了200个地笼”(绍兴这个地方捕鱼抓虾太嚣张,市民怒了!)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热心市民和网友们纷纷谴责这种灭绝式的捕捞行为,同时举报自家周边水域的地笼情况,要求管理部门加大查处力度。
越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报道发布后他们也接到了很多市民的电话,于是他们便联合斗门、灵芝、北海等街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地笼清理行动。
执法人员首先对斗门街道菖蒲楼直江进行了地笼集中清理工作,这是该街道今年开展的第四次清理地笼行动,当天2公里左右的水域就清理出100多只地笼。
“我们上次清理过的地方,两三百只的也有的。这次主要是菖蒲溇直江周边小区,居民放地笼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的。”斗门街道城建(新农)办农业负责人林斌说。
斗门街道打捞人员在菖蒲溇直江清理地笼
菖蒲溇直江沿岸有8个小区,大部分的地笼是沿岸居民放的。清理过程中,越城区农业农村局的执法人员也及时对围观群众开展了宣传教育。
除了菖蒲溇直江,鉴湖江也是这次集中整治的重点区域。北海街道派出大小6只渔船,对鉴湖江水域的地笼进行了集中打捞,一上午就捞出500多只。
“之前4、5月份的时候也清理过的,因为鉴湖江也是我们市的主要河道。我们沿线的社区基本上都有志愿者,平时也在开展劝导活动的,包括沿河洗涤,乱扔垃圾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在劝导的,多管齐下。”北海街道治水办负责人陈源说。
北海街道的工作人员在冒雨打捞
与以上两个街道比,灵芝街道辖区内的水域面积是最大的,接到相关水域的投诉也是最多的。网友“不懂”给“行风热线”节目留言说“梅山江上,经常有人晚上下地笼捕鱼,一天就有好几拨。”
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灵芝街道派出5条船,用了两天时间,对辖区的重点水域进行了集中清理,最后捞出670只地笼,其中梅山江一带就有535只。灵芝街道治水办工作人员戴开明告诉记者,辖区内大小河道有100多条,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要联合越城区农业农村局集中整治一次。
灵芝街道的工人在清理地笼
本次地笼清理行动共清理地笼1200多个,在采访中,各街道的治水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越城区地笼的数量是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的,一方面是市民保护水生态的意识不断提高,同时也离不开联合整治行动下高频次的清理力度。根据越城区农业农村局的资料,今年以来,越城区已经相继开展了35次地笼集中整治行动,依法查处62起涉渔案件。
工作人员在放鱼苗
越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娄建成告诉记者,在打击非法捕捞的同时,本周一,他们又放了1120万尾鱼苗在辖区水域助力生态治水。
“近年来,我们坚持宣传教育和整治打击“两手抓”,促进渔业资源保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为我区渔业资源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娄建成说。
(内容来源:FM936行风热线)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田丽娜 编辑:施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