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央视《远方的家》走进上虞

2020-01-16 10:15

来源:上虞日报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组走进瓷之源上虞,分别在凤凰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虞博物馆与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采访拍摄。

在清华大学陶艺系主任、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主任白明教授与区文广旅游局工作人员的导览下,上虞越窑青瓷的历史画卷在央视镜头前徐徐展开,向栏目组展现出瓷源之地的文化魅力与陶艺创新的新视野。

摄制组导演周旭,主持人唐天骄团队首先赶往风景秀美的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我们现在是顺着曹娥江的方向逆流而上去寻找瓷的诞生之地,曹娥江是浙东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的瓷器就顺着曹娥江与运河支流,北上运抵南京,往东运至世界港口宁波。没有大运河,便很难有上虞越窑瓷器的运通天下。”沿路,白明教授向摄制组介绍了上虞瓷器历史的来龙去脉。

在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摄制组工作人员近距离了解、接触到了禁山窑址。该窑址出土了大量高质量青瓷器,呈现了比较完整的三段式龙窑结构,并有东汉、三国、西晋三个时期前后演变的过程。曾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再次证明中国东汉时期便有了成熟瓷器。白明教授从一片带有文字的支烧具开始,讲述上虞越窑的兴起与发展,包括禁山龙窑的必备的泥土、木柴以及畅通的水运条件。一件件窑址出土的器皿,正是从东汉到西晋三百多年的窑址遗存,仿佛诉说着瓷的诞生过程。工作人员无不对“瓷源之光”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上虞博物馆,博物馆特地为摄制组展出了三件国家一级文物:唐代蟠龙罂、五代鸳鸯注子与宋代粉盒。白明教授为摄制组详细解说青瓷文物的时期年代、颜色、釉面、纹饰、图案,并能深入的谈及它们的工艺与功用,了解其背后的历史。

“中心建立至今4年时间,共迎来22个国家和地区的79位陶瓷艺术家入驻创作,收藏艺术作品1600余件。这份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世界瓷源之地的深度,也体现容纳世界文明鲜活基因的广度。”在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工作人员向摄制组一行介绍了中心建立的缘起以及开馆4年多来的成绩。

据悉,本次拍摄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推出的百集系列节目《大运河》浙东运河段的主拍摄内容,摄制组还将在上虞对春晖中学与大运河文化做深入拍摄。大运河浙东运河段有丰富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自然生态、运河民俗风情,此次拍摄将挖掘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古为今用,以当代视角关注沿岸对运河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呈现千年运河的古今历史巨变,展现千年大运河古为今用的全景画卷。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