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浦象田村。 刘育平 摄
近日,上虞区民间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徐景荣,将虞舜在绍兴传说遗迹考证史料无偿捐赠上虞区档案局。丰富的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丰富了上虞虞舜文化的内容。
虞舜是我国古代的贤明帝王,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并称为“五帝”。千百年来,虞舜遗留给后世的孝德和人文精神已经演化成强大的民族基因,发展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华文化。
《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也,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地。”上虞是传说中的虞舜故里,虞舜在上虞留有大量的遗迹、传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曾派出研究生乐祖谋对此作了探索和考证。乐祖谋查询了大量的史料和地方志,又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在宁绍平原有关虞舜传说的古迹有15处,其中在上虞境内多达12处。
徐景荣从2007年起担任上虞区民间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被上虞区文广局列入“虞舜传说”传承人,并先后被绍兴市、浙江省聘为“虞舜传说”传承人。据他多年来进行的调查考证,舜在上虞的遗迹有三大类共30处之多。
“从2013年开始,我和屠国强、刘育平、黄加良等人历时5年,走遍上虞、嵊州、余姚等地,对各类史料中记载的有关虞舜的遗迹之地反复走访,进行抢救性拍摄考证。”徐景荣说,之所以选择捐赠,是考虑到将资料保存在档案馆更有价值和意义。
这批捐赠的史料中,有传说中虞舜生母的墓地、东山的碑记、仇亭的旧址、象田的石床等遗迹考证。在捐赠现场,说到寻访过的口述老人相继过世,徐景荣一度哽咽。
传说舜登帝位后,回家重新安葬生母。但墓地在哪?却一直找寻不到。“后来,东山村90多岁的俞振祥老先生(现已去世)告诉我们,他听上辈人说起过,虞舜生母的墓地在上浦镇甲仗后陵。”徐景荣说,现在这处古遗址,有关部门已设置石碑进行保护。
传说舜曾登临过指石山,治理过小舜江。后人为纪念舜的功德,在东山指石半山腰立碑记之,故称东山碑记。为寻找东山碑记遗迹,徐景荣还专门组织上浦镇东山村的几位文化老人开座谈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说是半山腰上确实有块遗碑,因年代久远,遗碑破损严重,“文革”后被毁。经仔细找寻,在一处荆棘林中,发现了尚存碑基及半截石碑。
《汉书·地理志》记载,上虞,有仇亭。传说是舜隐居之地。可仇亭究竟在何处?他们几度寻访未果。后来,徐景荣拜访了当时已101岁高龄的王浩泉老人(现已去世),终于弄清了具体方位,并最终在百官龙山原“舜隐”的东南山坡下找到遗迹,可惜的是仇亭的遗址已成了当地农民的一块菜地。
徐景荣说,传说舜耕象田历山时,还留有石床。上世纪80年代,他在联江白岙湖中学教书时,石床尚在。“当时石条、石板等构件被推入舜王殿前的水田中,在旁劳作的村民说,这是舜睡过的石床。”令人遗憾的是,后来当地在建水库时,石床遗址遭损毁。
“这次捐赠的虞舜遗迹考证史料,为我们进行地方文化研究、开展孝德教育、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上虞区社科联副主席余彩龙说,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料,为“人文上虞”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