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三区通招”触发“三区融合”提档加速

2017-05-08 08:44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三区通招”推动了三区教育融合,其他系统和行业也应不失时机打通阻点、消除壁垒,助力“三区融合”,为绍兴加速大城市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支撑

日前,市教育部门对市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出台新政,规定今年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全部19所公办普通高中1/3的统招生名额实行通招,明年起全部打通招生。从封闭招生到打通招生,反映出教育系统“三区融合”的招生理念,开始从纸面落到了现实。

中考招生牵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三区融合”又是绍兴大城市发展的主轴,可谓“家国天下事,得失寸心知”,如何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得稳当妥贴,是这次招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这个市区公办普通高中打通招生实施办法看,分两年通招到位,分两批次填报志愿,并且以9选5和10选5的方式填报学校,可以说这一新政顾及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它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公平的分享,也让“三区”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现代的民生工程中,发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绍兴教育一路前行时,迎头遇上了大城市发展的好时机,借“三区融合”之势,创教育发展之优,应该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

我市自2013年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以来,虽然“三区融合”在规划、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硬件建设上有不俗的表现,但不少人在观念中似乎还没有真正把“三区”看成是一个整体,以至于许多人在谈及市区时,总是局限于越城区的范围,忘了把它与柯桥区、上虞区相联,这种现象不仅在市民中十分普遍,就是机关单位和媒体的行文中,也时常出现表述上的差错,误导人们对“三区融合”的认识。

观念上的束缚,必定带来行动上的迟疑。在绍兴大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对中心城市首位度的认知,缺少“三区融合”的视野,因而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理念上、机制上的问题,影响了“三区融合”的进度和大城市建设的步伐。要提高全体市民对“三区融合”的认识,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拓展等硬件外,基础教育的通考通招、医疗卫生的互通互惠这些软件上的完善,同样紧迫和重要,甚至更能触动人心,更能让人记住“三区融合”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自觉融入到大城市生活和建设的洪流中去。

“三区通招”一小步,“三区融合”一大步。这次市区19所公办普通高中实行通招,对许多应考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大利好,它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考生也有更多的选择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三区融合”也由此迈进了一大步,往后当“三区”的学生在市区19所公办普通高中学习生活时,那种无形的“划区为牢”的观念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人们只要学习、生活、工作在越城、柯桥、上虞,都能自豪地称自己是绍兴市区人。

融聚力量,合创未来。“三区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三区通招”推动了三区教育融合,其他系统和行业也应不失时机打通阻点、消除壁垒,助力“三区融合”,为绍兴加速大城市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支撑。

作者:华文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