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天气凉快起来了,
但中午的“毛热”,
还是有点吃不消。
也让很多市民的脾气“上涨”,
不仅会出现
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还容易引发“路怒”等,
影响到生活方方面面。
记者从绍兴嵊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期创伤性患者的数量增加明显,包括摔伤、扭伤、擦伤以及交通伤等,几乎每天都有三、四例,其中最多的一天,接诊了十多例。
嵊州市人民医院医生介绍,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容易让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变差,在突发状况时不能恰当地应变,这也可能是近期高温下各种意外事故导致创伤增加的原因之一。
同时,天气闷热也会使人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而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使人感到不舒服时,大脑通常会改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又会引起情绪的紧张、烦躁。另外,高温也会影响褪黑素分泌,造成人睡眠节律紊乱,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白天困乏,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下降等情况。
这种情况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也是俗称的“情绪中暑”。医生介绍,“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发脾气、思维紊乱、对事物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何改善不良情绪,
预防“情绪中暑”发生呢?
1.尽量远离高温的环境。有条件的市民,在最热的时段最好开启空调、风扇等制冷设施,此外还可以前往装有制冷设施的公共区域,比如图书馆、商场等。如果是户外工作者,户外作业时要避开最热的时段,尽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2.注意合理饮食。日常膳食尽量减少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并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此外,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瘦肉、牛肉、鸡蛋、豆腐等食物,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
3.要保证睡眠。睡眠对人体的情绪影响较大,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证白天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因此,尽量不要熬夜,也不要日夜颠倒。
4.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意识到自己情绪不佳时,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感兴趣,或者能让人开心的事情,比如可以听听喜欢的音乐,或者趁早晚天气合适,去户外走走,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5.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如果情绪或睡眠问题比较严重,难以自我调节,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借助专业的咨询或治疗,改善情况。
(越牛新闻综合自嵊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