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嵊州美食街成58个村的“钱袋子”

一项惠民工程助经济薄弱村自我“造血”

2022-04-12 16:00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本网讯 华灯初上,在嵊州美食街,20多家餐馆、80多家档口灯火通明,大快朵颐的饕餮食客,来去匆匆的外卖骑手,交织成一幅充满活力的夜景图。从今年元旦试营业至今,尽管运营才4个月,但每日络绎不绝的食客,让一方天地变得富有烟火气息。

“美食街生意这么火爆,我特别高兴。”站在嵊州市美食街的广场上,石璜镇白雁坑村党总支书记斯伯荣喜形于色。

夜宵经济“飘香”的背后,是嵊州市统筹58个经济薄弱村抱团“造血”,走出的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作为嵊州最大的抱团“消薄”项目,嵊州美食街项目由越城、柯桥等地结对帮扶企业和嵊州本级共同帮助薄弱村投资兴建。

2018年,嵊州以“百企结百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为契机,对全市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5万元的58个薄弱村实施抱团“消薄”项目。按照“市里补一点、结对企业出一点、镇村筹一点”的原则筹集资金,每个村投资70万元,包括自筹1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30万元、结对企业资助30万元。2019年起,嵊州美食街项目需确保58个薄弱村每年增加5万元村集体收益,5年后每3年递增8%,如项目实际收益超过约定的固定收益,按实际收益分配,进而增强各村的“造血”功能。

下王镇大青山村是抱团项目受益村之一,今年正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党总支书记徐忠军说,坂坑自然村到青桥自然村道路于去年开建,预计年底通车;高山自然村家宴中心也正在装修。“3个自然村加起来每年有15万元的项目收入,我们还计划发展民宿、旅游,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共富’红利。”

麦镬、炒年糕、余氏豆腐包、猪头肉春饼……走进位于美食街的嵊州小吃大师馆,最有“灵魂”的嵊州小吃香气扑鼻,让人垂涎。“在我们大师馆,可以打卡各类正宗嵊州名小吃,不少食客特意从外地赶来。”嵊州小吃大师馆负责人罗容说,从试营业到现在,客流正在逐渐增加,客户对小吃的评价都很高,相信美食街能越来越火。

美食街生意日渐兴隆,嵊州美食街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金鑫还有新的打算。他告诉记者,夜宵只是夜经济的一部分,还可以拓展购物、娱乐、健身等领域。“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夜市业态,在夜宵城基础上加入更多时尚、健康元素,争取让今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将美食街打造成嵊州美食的一项惠民工程。”

作者:记者 张峰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