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演绎一景一诗呈现汉语之美

2017-08-25 08:1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昨日,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专题研训活动在嵊州举行。会上,作为浙江省优秀小学语文学科拓展性课程项目,嵊州逸夫小学30多名学生重演了前不久“走读唐诗之路”兰亭行的活动情景,曲水流觞诗歌接龙、古诗猜谜语、书写兰亭序等,得到了全省各地有关专家和老师的好评。

“走读唐诗之路”活动是今年以来嵊州逸夫小学拓展性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绍兴境内的浙东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沿浙东运河、镜湖,经过曹娥江,由剡溪溯流而上,经新昌沃洲湖、天姥山,直抵天台山华顶。众多文人墨客在此共创作出1500余首山水诗,成就了光辉灿烂的唐诗之路。

“这条路上,有着很多汉语文化可资利用。”逸夫小学校长马东贤说,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涉及汉语文化的元素,在唐诗之路俯首可拾。如成语“东山再起”出自上虞东山,典故“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出自王徽之赴剡县“雪夜访戴”。还有金庭的地名,曹娥庙的谜语,兰亭的“曲水流觞”文人雅集,大佛寺的“勾心斗角”建筑术语等等,不一而足。

据了解,浙东唐诗之路研学项目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通过诗路景点(一景),感悟诗歌(一诗),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汉语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来感受家乡山水人文之美。活动分成8个点,从绍兴镜湖至新昌天姥山,其中剡中、剡溪口为三年级研学项目,金庭山、东山为四年级研学项目,曹娥庙、兰亭为五年级研学项目,镜湖、大佛寺为六年级研学项目。

作者:记者 俞其军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