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嵊州市水务集团施工人员的努力下,工农排涝渠截污纳管工程近日完成,该段区域内排污口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为确保长乐江常年保持Ⅱ类水质、实现该市“灭Ⅳ减Ⅲ增Ⅱ”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农排涝渠由鹿山街道白沙地流经剡湖街道工农社区,通过工农排涝站流入长乐江,全长约0.5公里,其中工农社区段已成为暗渠,到工农排涝站后又成为明渠。以前由于截污纳管不彻底,加上雨污不分,不少污水排入工农排涝渠,不但渠水发黑,还经常散发出腐臭气味。
为实现今年“灭Ⅳ减Ⅲ增Ⅱ”的目标,嵊州市提出确保长乐江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的要求。因此,提升工农排涝渠的水质便成为今年污水剿灭战的重点。自今年2月下旬起,由属地剡湖街道牵头,治水办、建设局、水利局、环保局、水务集团等单位配合,街道、部门全面摸排工农排涝渠两侧生活污水排放情况。随后,在摸排基础上,嵊州市建设局对污水管网建设进行规划。
因多年未清淤,加上沟渠内有大量残留药渣等废弃物,暗渠内气味很浓,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人员攻坚克难,三个班组轮流施工,终于啃下了这块600多米长的“硬骨头”。
作者: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袁学丽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