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子的“好哥哥”、独居老人的“好儿子”、困难群众的“好帮手”……对于45岁的童元夫来说,这许多个角色,是他带领嵊州市老顽童志愿服务队穿行于该市各个乡村的真实写照。
5年不间断的爱心接力,童元夫获得了绍兴市优秀志愿者、嵊州市无偿献血宣传服务促进奖等荣誉。近日,嵊州市老顽童志愿服务队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评为2016年度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站)。
爱的种子从小根植于心
与爱心结缘,源自于最朴素的想法。童元夫出生在嵊州市的一个山区乡镇下王镇。他告诉记者,5岁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体重减到仅剩25千克左右。“为了给父亲医治疾病,家里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原本贫穷的家庭更加一贫如洗。”童元夫说。
就在童家陷入绝境之际,当时的嵊县民政部门伸出了援手。“他们不仅资助父亲医药费,在父亲病情好转后,还鼓励他通过养兔脱贫致富。”童元夫说,因为父亲的养兔技术不过关,一开始效益很差,又是民政局的领导联系养兔技术员,帮助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渐渐地,父亲的养兔技术越来越娴熟,兔场规模也越来越大,他们家也逐渐走出了困境。
“父亲告诉我,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是好心人的帮助才使一家人重树生活的信心,今后也要多帮助别人。”童元夫说,父亲自己通过传授养兔经验帮助周边兔农来回报社会。
从上学起到参加工作,童元夫一直默默地参加爱心活动。
拉起了一支近300人的公益队伍
2009年,童元夫成立了老顽童车友会,通过网络论坛,与几家企业合作,捐款资助多位困难对象。此后,几位爱心人士经常聚在一起,参加各类帮扶活动。
如何把爱心力量凝聚起来,帮助更多需要帮扶的人,童元夫一直在思考和实践。2012年,老顽童车友会成立爱心团队,加大爱心活动的频率。随着爱心活动的经常开展,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爱心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去年7月,在他倡议下,嵊州市老顽童志愿服务队正式组建,目前志愿者近300人。
“这个星期我们安排了3场公益活动,星期六去嵊州市区的大街举行环保活动,星期天上午去鹿山公园举行环保活动,下午去崇仁二村举行‘母亲节’现场公益活动。”昨天,童元夫告诉记者,自成立志愿服务队以来,他们每个星期都会举行公益活动,少的一次,多的三四次,助学结对、扶贫帮困、无偿献血,他都带头作表率。
最美的声音是“我帮你”
有时候,最美的声音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帮你”。童元夫一直深信,爱心源自于内心的奉献。
他还清楚地记得2016年1月下旬那场为环卫工人送姜汤的大型爱心活动。“当时罕见的低温天气给室外工作的环卫工人生命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童元夫说,一碗姜汤能给人温暖,那几天志愿者们每天凌晨4点起床熬姜汤,6点左右出发满大街寻找环卫工人,给他们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活动持续了1个星期,数百名环卫工人喝上了姜汤,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一碗姜汤温暖着环卫工人的身体,也温暖了整个城市。
童元夫认为,公益组织存在的一个价值就是让身陷绝境的人们看到希望,给予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而每当看到那些脱离困境的人,他自己也会感到很幸福。今年2月20日,患白血病的嵊州学子裘恺航终于病愈回家,童元夫着实激动了一把。一年半前,嵊州市众多爱心人士为裘恺航捐款,老顽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也积极参与,“大家的爱心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是最完美的结果。”
童元夫说,爱心需要携手,需要超越,更需要传承,他和老顽童志愿服务队将会一直把这份甜蜜的爱心事业接力下去。
作者: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章炳军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