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尝个鲜
没想到差点把命搭进去!”
近日
绍兴诸暨店口社区的祝奶奶
只因贪吃了三朵自采的野生蘑菇
不仅上吐下泻、浑身虚脱
还住进了医院......
跟风采菌尝鲜三朵蘑菇引发急症
夏秋之交,正是野生蘑菇疯长的时节。几天前,祝奶奶在家门口发现了几朵模样好看的野生蘑菇,便采了回来。家人一看是野蘑菇,当即表示反对,劝她别乱吃。可祝奶奶觉得“好不容易采到,扔了可惜”,加上看到别人都在吃,便坚持让家人煮了尝尝。晚餐时,她一人将这三朵“美味”吃了个精光。
饭后没多久,祝奶奶就出现了剧烈的恶心、呕吐,紧接着又开始腹泻,整个人很快变得虚脱无力。家人见状吓坏了,赶紧将她送往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紧急救治转危为安
中毒后及时就医是关键
急诊科医护团队接诊后,迅速对祝奶奶展开救治:建立静脉通路补液以纠正脱水,同时采取催吐、导泻措施减少毒素吸收,并给予护胃等对症治疗。随后,消化内科医师紧急会诊,结合症状和病史,确诊为典型的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
“还好祝奶奶食用的蘑菇量不多,而且送医及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参与救治的医生介绍,经过消化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祝奶奶入院2天后便转危为安,4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医生特别强调,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最好能带上剩余的蘑菇样品或清晰图片,这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毒蘑菇种类和中毒类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救治。
野蘑菇难分辨
“三不”原则是底线
近年来,因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医生解释,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外形相似的蘑菇可能“一毒一鲜”,即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仅凭肉眼准确分辨,更何况普通市民。有些毒蘑菇毒性极强,哪怕只吃一小口,都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三不’:不买、不采、不食野生菌。”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再次提醒广大市民,面对大自然的“馈赠”,一定要多一分敬畏心,不要轻信“经验”或“偏方”去分辨毒蘑菇,更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尝试食用。毕竟,比起一时的口腹之欲,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路边的蘑菇千万别采!别吃!
(内容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