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诸暨“链式起飞”冲云霄

2025-07-14 14:49

来源:

两年前,赛思倍斯(绍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酒泉发射国内首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乾坤一号”,填补了我国超低轨道空间技术应用领域空白。今年,该公司又有“大动作”——与天津泰达共同发起建设和运营“超低轨道超高分辨率星座”(简称“双超星座”),力争在2027年前将首批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组网。目前,“双超星座”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和技术验证。

从发射一颗星,到打造一个“星座”,赛思倍斯在超低轨道空间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突破,展现了诸暨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实力。

发展未来产业对推动产业体系向新提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绍兴聚焦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积极实施未来产业储新行动,抢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作为传统制造强县的诸暨,近年来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以全国第四个、县级市首个落地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建设为牵引,主攻卫星、无人机两大细分赛道,聚力培育零部件、新材料、地面装备三大集群。截至目前,已落户60余家航空航天企业,涵盖卫星测控与研发制造、空天信息、芯片、传感器、光电、电子器件等产业链各领域。

一个小小县级市,为何可以吸引聚拢这么多航空航天企业?“靶向招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诸暨市根据产业招商图谱,筛选重点企业名单,沿链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形成“链长+链主”产业链招商引资新模式。赛思倍斯、天链航天等就是这样被引到了诸暨。

浙江天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内的模拟太空舱。

走进浙江天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忙着对近期即将发射的卫星开展测控对接、地面站参数配置以及联调测试等相关工作。“我们同赛思倍斯可谓相辅相成。”公司项目经理钱昊说,他们曾参与“乾坤一号”等多项发射测控保障任务,“‘乾坤一号’发射后,后续测控保障就全交给我们了”。据悉,目前天链航天已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各类型地面站35套,服务在轨卫星300多颗。

一企带一链。得益于链式思维、链式打法,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选择落户,一个链条完整、动能澎湃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正在诸暨迅速崛起。

引育新兴产业同样离不开相关创新平台的打造。2022年8月,诸暨市政府与浙江大学、浙大控股集团共建浣江实验室。下转第2版

目前,该平台已成立微纳星群与信息技术、智能无人系统、现代导航与感知技术等8个研究中心和6个公共平台,常驻科研人员168人,其中高层次领军型人才38人;累计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21家。

科研设备乃至专家资源得以共享,让企业的研发创新动力始终“满格”。这两天,由浣江实验室孵化的镭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测试一堵“风墙”,它由297个模组组成,可模拟超高层建筑群引发的瞬时风速突变、风向旋转等极端状况,为无人机、飞行汽车测试提供极其接近真实的环境。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研究员、镭诺科技创始人荣臻告诉记者,这种“风墙”此前进口一套至少三四百万元,如今他们已实现进口替代。落户诸暨才短短两年,镭诺科技为何很快就能做出成绩?“因为我们有顶级智囊团助力。”荣臻介绍,距厂区不到一公里便是浣江实验室,浣江实验室主任陈伟球则是他的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头脑风暴”,“一壶茶下去,‘卡脖子’难题便有了头绪”。

为承载相关产业项目落地,诸暨还在应店街规划建设了海归小镇(诸暨·空天装备)。骄阳似火,海创服务中心及科创基地基础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目前进度已达60%,预计2026年竣工,届时将为入驻企业、人才打开智慧创享的城市发展新空间。

科研经费、设备采购、场地使用……诸暨还为航空航天产业设置了专项政策,并建立招商选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提供一条龙、保姆式的专业服务,让高新企业和高科技人才来得了、留得下。

通过将“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一大批产业前景光明、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正在诸暨“开花结果”: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类飞机产线落户诸暨经开区;无人机地面方舱车及无人机研发生产项目、超音速大机动隐身无人飞行器研发及制造基地等项目一期纷纷竣工,二期陆续开工建设;浣江实验室成为诸暨首批列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的高能级科创平台,近期还获得省重点实验室、省重点支持院士工作站认定……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陈钢 王强 何丹/文 章斌/摄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