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注意!
近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
病症高发!
绍兴诸暨有医院半个月
就接诊了800多例疱疹性咽峡炎!
家里两个“神兽”
突然发烧、起皮疹
近日,市民陈女士(化名)很揪心,她的两个孩子突然轮番发高烧。
“大宝某天身体发热,身上还有大片皮疹。”陈女士说,没想到两三天后,几个月大的二宝也突然发烧,有40℃+,也起了很多皮疹。
她赶紧带着孩子去了诸暨市人民医院。经诊断,两个孩子都得了手足口病。
宝宝身上起皮疹
无独有偶,最近市民吴女士(化名)的2岁宝宝也发起了高烧。
“完全没有预兆,宝宝直接烧到了40℃,脸色也不太好,还有点抽搐。”吴女士说,而且叫宝宝也没有反应。
经诸暨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诊断,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其抽搐,首先考虑发热性惊厥,但不能排除其他可能,让孩子住院边治疗边明确诊断。
诸暨有医院
半个月接诊800多例
记者联系了诸暨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赵丽燕,她说今年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发病较往年推迟,从6月底起进入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诸暨市人民医院接诊了800多个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近400个手足口病患儿。
“每天光门诊加起来就有近100个,基本上是6岁以下的儿童。其中,1-3岁的儿童患病比例最高。”赵丽燕说。
诸暨市中心医院的医生也告诉记者,医院最近一个月疱疹性咽峡炎就诊人数有200多个。
成年人也会得“儿童病”
家长也要注意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小孩子才会得手足口病,其实成年人也会被感染。记者从绍兴市多家医院了解到,手足口病进入夏季流行期,一些成人也“中招”了。
“前几天刚接诊过一名得手足口病的女子。”绍兴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金锋告诉记者,这名女子30多岁,连着两天发低烧,且伴有咽痛,手上也长了皮疹。一开始以为感染了新冠,但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就医后,该女子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为易发人群,成人发病率低,常被认为是“儿童病”。“发病率低并不意味着不会感染,与手足口病患儿有密切接触史、个人卫生意识薄弱的成人也可能得手足口病。”王金锋说,这种病的初期症状跟感冒非常相似,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情况,“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孩子为轻症,一般1周内就可以康复,重症情况则比较危险。”
成年人为何也会得手足口病?“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营养不均衡等导致免疫力低下,就容易感染。”王金锋介绍,跟儿童手足口病相比,成年人的症状较轻,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不过还是要引起重视。
“成年人活动范围广、携带病毒量大,在与小孩接触时更容易成为隐性传染源。”王金锋说,症状较轻的会出现手心、脚心的皮疹和口腔疱疹,也有一些成年人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此前有个年轻人在体检时被查出手足口病,他自己完全没有发现。”
要想远离手足口病,预防是关键。王金锋建议,市民要做到勤通风、勤洗手、勤清洁,在外做好戴口罩等预防措施,此外还要做到健康饮食、科学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传染性较强
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
据了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传染性都较强,传播途径多,容易在学龄前儿童之间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喉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而手足口病也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以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
如果宝宝感染了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大家应提高警惕并多关注宝宝的病情进展。
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再次提醒!重型手足口病非常危险,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疾病进展非常快!2-4天就能形成重症手足口,一旦救治不及时,很快导致死亡,且不能以皮疹多少来定轻重!
出现这些症状
家长赶紧带孩子就医
(1)持续高热体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进食饮水明显减少,甚至拒奶拒食,或出现脱水表现,如前囟凹陷、眼窝凹陷、干哭无泪、口唇干涩、四肢末梢偏凉、尿量减少等。
(3)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头痛、易惊、烦躁、抽搐惊厥、易激惹、肢体抖动、吸吮无力、肌无力、颈项强直等。
(4)手足臀部等其他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且出现上述的表现。
医生提醒:如果患儿体温高热大于三天,或者出现超高热,以及年龄小于一岁的患儿,应到门诊及时就医。
@家长们,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给孩子做好个人防护!
有类似症状的话,赶紧就医!
作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