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像这样右手的中指搭在食指上,表达‘事’的意思。”日前,诸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调解员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培训课,来自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调解员徐丽君为大家现场教授调解过程中的常用手语。
这是诸暨市矛调中心打造“新速度 心服务”党建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诸暨市矛调中心以此为抓手,着力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在多领域开展“一位党员一面旗”的志愿服务活动,借助“浙江解纷码”“枫桥民声”等数字化场景应用,常态化开展联合调处、多元化解,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用心的矛盾纠纷调处服务。
语言沟通是调解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调解成败的关键。遇到聋哑当事人,调解工作的难度不言而喻。今年5月,有位聋哑人因劳动纠纷前往诸暨市矛调中心求助。为了使工作人员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又是写字,又是微信翻译,还用上了在线手语翻译软件。忙活了一上午,调解员才将事情沟通清楚,并促使双方达成协议。“要是当时有位懂手语的调解员就好了!”诸暨市矛调中心副主任陈挺表示,矛调中心作为守护法治社会的一道重要防线,不仅要捍卫公平正义,同样也要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以及时实现。因此,矛调中心想到了聘请手语调解员,专为听障、语障人士服务。
作者:通讯员 杨凌燕 章航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