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救人的事,一刻不能耽误”

为一个陌生男孩,赵国信急匆匆赶到杭州捐献骨髓 ​

2020-08-04 08:11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孩子现在恢复得怎样了?”昨天,赵国信又向诸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听患病男孩的状况。1个多月来,他一直挂念着这个从未见面的陌生男孩,隔三岔五就要问问。  

今年45岁的赵国信是诸暨市暨阳街道赵石新村党总支副书记。上个月,接到急需捐献骨髓的电话,他立即开车赶到杭州,捐献了17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救了这孩子一命。  

为人热情、爱帮助人,这是赵石新村村民对赵国信的印象。近年来,受过他帮助的村民,多不胜数。

挽起衣袖,为爱逆行

一张国字脸,身材高大,嗓门洪亮。2005年以来,每年过年前后,赵国信都会出现在当地的献血屋。献血屋的工作人员也早就认得这个魁梧男子。

赵国信与陌生男孩结缘,始于2017年2月。当时,他正在献血,听到大家聊起造血干细胞的话题,便留意上了。捐献骨髓就是捐献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要求比较高,赵国信以前还没有尝试过。听到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血液病,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不过,加入中华骨髓库,并不意味着马上要捐献骨髓。只有当病人的白细胞抗原HLA与捐献者相合时,捐献者才需要捐献。

1年多以后,一则来自省红十字会的通知,让赵国信高兴得好几宿没有睡着。原来,他和广东一名血液病患者的HLA初步匹配成功。今年5月,经过进一步检查,赵国信和患者的HLA匹配度得到进一步确定。

“患者是一名男孩。只要他有需要,我就去捐献。救人的事,一刻不能耽误。”捐献之前,赵国信反复跟妻子解释。

6月4日傍晚,正在村里忙着“五星3A”创建工作的赵国信,突然接到诸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原来,男孩病危,急需他捐献骨髓。放下电话后,他连家都没回,就开车赶往杭州,当晚就住进了省中医院,开始了为期5天的捐献准备。

6月6日下午,正当赵国信躺在病床上做检查时,父亲打来了电话。他拿起手机还没说话,父亲既心疼又生气的话语如机关枪一样传了过来。原来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父亲,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儿子跑到杭州捐献骨髓,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立刻打电话劝阻儿子。经过赵国信的一番解释,父亲这才放心。“救人回来,一定要好好休息。”父亲反复嘱咐后,才挂断电话。

6月9日上午,经过近4小时的分离采样,赵国信总共捐献了17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些“生命种子”第一时间被运往广州,当天就移植到了患病男孩身上,完成了大爱的传递。这也是男孩移植手术期限的最后一天。

“远方的男孩,我已完成了使命。希望你的生命能延续,健康快乐地成长。”当天中午,赵国信在微信朋友发了这条消息。朋友们得知原委后,纷纷点赞、评论。而赵国信发完微信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村。不过,他刚出病房,就被医生拦下了。

按照医嘱,赵国信需要在医院观察几天才能出院。但赵国信记挂着村里的“五星3A”创建工作,很多事需要他牵头去做,拖不得。最终,医生拗不过他。在医院休养1晚后,赵国信便匆匆出院了。

遇到事情,能帮就帮

赵国信是诸暨市第5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在村民赵仕华看来,接到电话就赶去救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当然,让赵仕华佩服的不止这一件事。2018年春节期间,村里一户人家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当时正在走亲访友的赵国信闻讯后立即回村,组织救火,并帮忙处理善后事宜。受灾户没有棉被过夜,他自掏腰包买来几床被子,给他们送去。

今年76岁的赵华祥走路有些颤颤巍巍,可一说起赵国信,劲头就上来了。他说,20多年前的一个下雨天,他挑着一担行李从萧山回来。眼看离村口还有半小时脚程,雨却大起来,路也变得泥泞不好走。他躲在公交车站,不知所措。这时,赵国信骑着脚踏三轮车正好经过,立即上来帮忙,把赵华祥和行李安全送到家,而他自己全身都湿透了。

“他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走过就算了,但他没有。”赵华祥说,小事见人品,赵国信当村干部,大家都服气。

村民石光明也受过赵国信的帮助,还不止一次。“他会装铝合金窗,村里谁家窗户坏了,都找他,他从来不收一分钱。”石光明说,有一年夏天,他家的纱窗老化破损,赵国信大热天上门,帮忙补好了纱窗。

“我想留他吃顿饭,没想到他拒绝得很干脆,忙完后连口茶都没喝就走了。”石光明说,现在看见纱窗,总能想起赵国信满头大汗忙碌的画面。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遇到事情,能帮就帮。”赵国信说。

今年7月,赵国信被评为“绍兴好人”。

作者:记者 诸丹萍 实习生 李晨昕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