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一楼实验车间里,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7名教授和12名研究生团队聚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对新研发的高端袜品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试。
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副院长金京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是一套高性能、高效益、低成本的生产系统,即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让传统袜机变得“聪明”起来,预计6月中旬可以出样机。这套生产系统投入应用后,诸暨8万余台传统袜机有望全部实现智能化。
袜业是诸暨传统优势产业,但袜机自动化程度不高,其中织缝翻一体化机不足200台,大部分袜业企业使用的都是传统袜机。由此造成的用工成本高、员工紧缺、生产工艺落后等后果,成为制约袜业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金京说,虽然传统设备的改造势在必行,但以千家万户为主体的传统产业,不可能花很多钱进行设备改造。基于此,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联合企业,正式启动袜机的自动化改造研发,通过低投入改造,实现袜品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传统袜企的生产方式不同,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由中央控制计算机室和生产车间两大部分组成,将原先分散在车间里的袜品设计、打样以及织袜、缝头、定型、包装等所有工艺整合到一条自动化流水线上。金京介绍,原来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设备都可以使用,不必更新,只是在各道工序之间安装了机械臂,通过机械臂把各道工序串联起来,让机器和人都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最好的融合和互补,实现袜品生产加工由点到一条完整生产线的转换。
据测算,这套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投用后,人力可以减少40%,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
作者:记者 张学敏 通讯员 周雨文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