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的何莹珂出嫁了。婚礼上不见烟花爆竹,婚宴也不上龙虾、帝王蟹等高档菜,一碗碗都是家常菜肴。婚礼办得简朴,但在场宾客却叫好不断。原来,这对新人简办喜事后,把节省下来的2000元钱,交到了村党总支书记何立新手上,为村慈善关爱基金添一份力。
新长乐村是诸暨“珍珠第一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居诸暨全市前列,是个“不差钱”的富裕村。过去,红白喜事宴席摆上茅台酒、五粮液,村民们习以为常。但如今,村风已悄然改变。
去年6月,新长乐村就移风易俗工作征求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意见,将“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破除陈规旧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纳入村规民约。为帮助村民简办红白喜事,村里还成立了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简婚志愿者联盟”,一起筹办婚事,并提供公益婚庆、婚车、婚宴等服务,让村民红白喜事办得不失面子又得实惠。
何莹珂的父亲何国林在华东国际珠宝城做了20多年珍珠生意,家庭富裕,按村里的“惯例”,独生女儿的婚礼应当办得体面。为了响应移风易俗的倡议,一家人最终选择简办婚宴。何国林坦言,起初也有点忐忑,怕宾客不接受,可现在看来反响很好,“以前大操大办、相互攀比这股风气确实要刹一刹了!”
2018年下半年以来,新长乐村共办21场红白喜事,光是五粮液就撤下650瓶,换上米酒或土烧酒,节省资金58万余元。有的村民从节省下来的钱中拿出一部分,交给村里的慈善关爱基金。村党总支书记何立新说,目前关爱基金有7.3万元,为16户困难家庭送去了关爱。
据悉,诸暨以“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破解“人情网”,唤起新风尚,使“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他喜事减办或不办”在全市503个村蔚然成风。目前,已有179个行政村依托移风易俗工作建起村级关爱基金,规模达1545万余元。
作者:记者 翁佳美 通讯员 周飞腾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