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倡导节俭办酒12场,累计节省60万元

2018-08-01 09:35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前两天,诸暨市璜山镇溪北村马宅自然村的一位83岁老人在家中去世。在该村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下,老人家属主动提出要节俭、文明办丧事,这样一来,一场原本要花费10万元左右的丧事省下了近3万元,在村里树了一个好榜样。

璜山镇一直存在婚丧嫁娶办酒时间延长、彩礼攀高、礼金加码、宴席浪费等现象。今年年初,该镇党委决定在溪北村试点,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后,今年3月,溪北村两委会向全体村民发放了移风易俗文明节俭的倡议书,随后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由老党员、老年协会成员、各台门牵头人共11人组成,在收集全村的红白事信息后,主动与户主沟通,引导他们移风易俗,节俭办红白事。

在该村文化礼堂里,记者看到了红白理事会的工作规章:喜事酒席菜谱每桌不超过800元,白事酒席每桌不超过600元;瓶装酒、饮料上桌不超过100元,高度数酒尽量配自己的土烧;燃放鞭炮等要文明,必须定点燃放,燃放后立即派人回收;小工人数由负责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邀请,小工回礼不发红包,实际回礼希望经济价值不超过200元……“通过理事会‘说理敲钟’工作,移风易俗渐渐从‘软任务’变成‘村民自觉’,规范了喜宴办理规模和流程。”溪北村党总支书记徐观龙说。

“长期以来农村红白事排场越办越大,很多老百姓都是背债办事,红白理事会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也不会丢了人情脸面,还把各项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十分支持和赞同。”村民徐金说,尤其是燃放鞭炮现象大为减少,村民在仪式结束后,一律自行清理干净,保护了溪北古村环境。

为进一步传播“移风易俗树新风”理念,溪北村还将把提倡移风易俗的道理融入“三句半”中,希望用这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曲艺形式,让村民更容易接受,更自觉践行。“树立乡风改陋习,党的提倡合民意,婚丧嫁娶要节俭,真的好!”在村文化礼堂,经常可以看到村嫂们在敲锣打鼓、声情并茂地表演“三句半”节目,台下村民一片叫好。

如今,随着溪北村红白理事会在诸暨“走红”,不仅仅邻村,其他乡镇群众也点赞这一倡导新风尚的制度,纷纷前往溪北村“取经”。“移风易俗,节俭办事,减轻大家的负担,其实大家都欢迎的,就是拉不下面子。”作为先行试点的溪北村,徐观龙深有感触地说,党员和村干部带头做好标杆,后面就顺了,现在大家都已经形成习惯了,反响非常好。截至目前,溪北村已节俭办酒12场,累计共省下近60万元费用。

作者:记者 何丹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