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杜静静 张小东
近日,上虞区章镇镇在修编《西山徐家》时,意外发现新大勤村西山自然村徐氏旧家谱中收录了一页多的《三庚公传》,这对研究徐三庚具有一定的价值。
徐三庚(1826-1890),清末著名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金罍、井罍等,上虞章镇大勤西山人。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能摹刻金石文字,刻印力追秦、汉,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其印曾风靡一时,对日本篆刻界产生相当影响。

2016年是徐三庚诞辰190周年,浙江省博物馆联合西泠印社专门为他举办“金罍野逸——徐三庚书法篆刻展”,随后上海市也举办了“徐三庚书法篆刻展”。上虞区专门组织一系列徐三庚纪念活动。虽常有海内外的贤士达人慕名到西山寻访,然而,此前在他的西山自然村老家,村民们对村中名人徐三庚却知之甚少。
去年下半年,在村民徐华杰、徐伯仁等人的倡议下成立家谱修编编委会,会长徐加达、监事徐华元等自发决定修编家谱。这一次,距离最近的修编已过去了整整10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徐建法告诉记者,编撰组在编写的过程中,从原有的旧家谱中意外发现,家谱中收录了当时一位名叫禇成博的翰林院人士所撰《三庚公传》。《三庚公传》称其,“自幼习文词,工诗画,尤精于铁笔牙石铜瓷,有之天然之妙.....文中不仅对徐三庚极高的艺术造诣称赞有佳,而且还记载了徐三庚扶贫济困、乐于助人义举:“凡有遇冠婚丧匮乏告贷者乐为周济。其人品令人肃然起敬”。这与徐三庚曾篆刻的”为善最乐”的文玩印章相印证。这些反映出,上虞“孝义之风”传承历史悠久。
上虞退休教师徐六京告诉记者,徐三庚的艺术成就之高早有定论,他将书法诗画融合一体,追求的是内心对美好生活渴望,更给当时破败国家中文人和精英追求美点燃一盏希望明灯。《三庚公传》使徐氏族人对其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据家谱考证,徐三庚系是上虞西山徐姓第二十世。
据了解,徐三庚的祖屋、墓址尚存西山,现今的西山是一个依山傍水、窗含青山、户对田园、环境独异的自然小山村,蜿蜒清澈的下管溪流经村前,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优越。出生贫苦农家的徐三庚冲破明清流派的束缚,力追秦汉金石,形成了不入时弊的独特印风。47岁时南下香港后又转广州,刻写了“濁酒不销忧国泪”,印款“三庚秋月悟怀作”,表达了此时的悲愤忧伤和国家在他心中的分量。后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就义前引用此句“濁酒不销忧国泪”,从中足见徐三庚的铁骨铮铮和爱国情怀。
采访中,西山自然村村民们建议有关部门,结合上虞“孝义”文化传承,围绕 “三庚故里”做些文章,让徐三庚的艺术造诣和”为善最乐”的人文精神为更多的人们所熟知,在青少年中能进行更好的传承。
作者: 编辑:施妍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