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高建峰
越城区皋埠镇村民俞先生最近比较烦恼。上世纪80年代,他家与附近村民承包的茶田被认定为“东堡印纹陶窑址”,列入当时的绍兴县级文保单位。上周,他和妻子发现茶田里开进了推土机,种植的70余亩茶树被连根拔起,文物古迹也可能遭受破坏。震惊之余,俞先生致电绍兴晚报热线88880000反映此事。

“遗址”现场一片狼藉
东堡印纹陶窑址,位于越城区皋埠镇东杨湾村桑家山东北坡,属春秋战国遗存。资料显示,该地出土的文物有褐色土罐、土坛,因容器表面印有方格纹、回纹、菱形填线纹、复合纹及麻布纹,使该窑址闻名于世,其文物价值颇为重要。
昨天,记者在俞先生的指引下找到了“东堡印纹陶窑址”石碑,碑文显示该地为绍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时间为1987年7月24日。“从我的父辈开始,这片山坡被开垦成了茶园,后来文保单位立了碑,称这里是古人烧窑的地方。”俞先生指着碑文说,他小时候在山上玩耍时,曾挖到过破旧陶片与铁器。

“30多年来,遗址一直未曾开发或挖掘。前几天,不少施工人员进入场地将茶树连根拔起,并用推土机将土地填平。”俞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在“文保单位”上作业,派出所很快来调查,整个工程随后停了下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碑的上方确实有不少茶树被拔起,地面上也留有推土机驶过的痕迹。当地农户说,这些年曾有许多“文保迷”来到这里拍照,看到遗址遭到严重破坏,挺可惜的。
文物专家赶到现场勘察
皋埠镇东杨湾村党支部书记沈尧兴告诉记者,茶田里开展的是村级地块“平整改田”项目,由于村民反映强烈,目前已责令施工方停工。
沈尧兴介绍,去年9月,越城区皋埠镇印发了关于东杨湾村土地开放项目立项的有关清单,其中规定将新增旱地面积约3.1公顷,涉及的地块就在“遗址”附近。随后,沈书记向记者出示了相关文件。
(印纹陶窑)
记者了解到,当天市、区两级的文保所已派专家赶赴现场,对于能否在“遗址”附近施工进行了勘察、认定。
文保专家告诉记者,东杨湾村的“东堡印纹陶窑址”被认定为文保单位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科技水平不高,划定的区域较为宽泛,经过最新的勘察,茶田附近及其地面浅层区域不属于遗址范围,工程方可以在此施工。”不过,文保专家也表示,如果施工作业时发现大量陶片、器皿,工作人员应及时向文保所报告。
作者: 编辑:王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