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亦庄亦谐的李咏,再见,再也不见

2018-10-30 09:16

来源:掌上绍兴原创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何瑛儿

李咏去世,夫人哈文发出“永失我爱”的微博时,是早上9点40分左右,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最强烈的感觉是突然。事实证明,这个消息的震憾不亚于一场地震,几乎在我看到微博的同时,朋友圈疯狂刷屏,截至昨晚,“法图麦的妈妈”微博下的留言很快达41万条之多。

难以想象一个电视主持人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即使在网红至上的当下,也堪称罕见。要知道李咏离开主持界已多年,他一手捧红的“非常6+1”也已经改头换面,原版已经封存进了央视的档案中。在这个分分钟都涌现超级IP的时代,他只是一位过气的名人。但就是这位过气名人的去世,让几十万条留言像雪花般纷纷扬扬落下,大家表达的是同一种不舍和错愕:真的是你吗,咏哥?

我们总是慨叹网红易出、经典不复。但哈文微博下几十万人的追思足以告诉你: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不亚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非常6+1”诞生于2003年,每周日晚在央视财经频道首播。这是一档热得发烫的节目,也是一个全民看李咏的时代,鼎盛期身价被估达4亿。而他在节目结尾挤眉弄眼的动作,以及那句“我是主持人李咏,下期节目再见”,也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

李咏2013年正式离开央视,有人说是为了“改变自己”,但不可否认,在这个综艺节目向年轻人献媚、连央视春晚影响力都减弱的时代,他也感受到“水土不服”,面临水土不服。与他同时代的主持人中,有的转行去做投资人,有的选择做自由人,像张泉灵、柴静等。而李咏,则选择了回归他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

相比小崔的执着、老毕的意外,李咏告别话筒的方式,无疑是谦谦君子式的。即使后来据说他们夫妻共同创业,那也是一种符合潮流的选择。但万万想不到,他在央视的落幕背后紧跟着就是生命的落幕,而且以这样一种疾风扫劲草的方式,不留一点余地。

李咏的魅力,除了央视赋予他的平台影响力,更多还是他在那个“端着”的时代那种非主流的自由和诙谐。他的语言能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前的计划生育年代,恭喜新婚夫妇敢说“恭喜发财,龙凤双胎”。他还喜欢在节目中自称“在下”,惹得领导直皱眉。不过,虽然是一个央视的“多样物种”,他还是崛起在一个欢乐还很稀缺的时代,并红得发紫。

李咏开启了一个时代,也接受一个时代的离去。离开非常“6+1”后虽然尝试过“咏乐汇”、“向幸福出发”,但都波澜不兴。他曾说:“现在是收视率为王,不像过去,一定要符合大众标准,符合播出平台的价值观。”失落时影影绰绰,但也充盈着一个硬汉的甘拜下风。

李咏去世,网络上的悼念和追思像潮水一样涌来,悲凉中漾溢着温暖,错愕中充满着不甘,像在追忆一个时代的结束,又像在缅怀一段已逝的友情,读来令人心碎令人动容:你是我小时候写完作业之后的欢笑,是陪着我长大的人,亦庄亦谐的声音啊,我还会期待你的下次再见。还有网友说,获知消息的那一刻,一家三代都泪崩了…….也只有李咏,他粉丝能够囊括从90后、80后到60后、50后。

有些人成功,是时代给了他们机会。有些人失落,却并非被时代抛弃,只是走进了时代的背影里。你以为他们走远了,其实他们只是镌刻进了记忆里。譬如李咏,他不是昙花一现的谐星,他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作者: 编辑:王丽丽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